1.血常規
通過測定血紅蛋白、紅細胞、紅細胞壓積來判斷患者出血的情況。血紅蛋白每下降10 g /L提示血容量喪失400 mL左右。但在出血早期血紅蛋白可不降低,在出血3~4 小時以后才出現血紅蛋白降低。而白細胞在出血時多出現應激性升高。
2.上消化道內鏡(胃鏡、十二指腸鏡)
診斷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選方法,不僅可以發現出血的部位和原因,而且有助于判斷再出血的可能性,一般在出血后24~48小時內進行,可通過黏膜活檢病理檢查確定病變的良、惡性。
3.X線鋇餐檢查
通常在出血停止3~7日后進行。
4.選擇性腹腔器官動脈造影
最適合活動性出血的檢查,可經導管行介入治療。
5.其他檢查
放射性核素掃描、大便隱血試驗、B超檢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