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震顫(intentionaltremor)出現于隨意運動時,故又稱動作性震顫。常在肢體運動時或開始運動時出現。快達到目標時為明顯。主要見于小腦及其傳出通路的病變,如小腦腫瘤、血管性病變、多發性硬化、彌漫性軸周性腦炎、播散性腦脊髓炎等。與靜止性震顫相比,呈無節律、振幅大、受情緒影響而增強。
1.小腦疾患:小腦病變時主要為意向震顫,系齒狀核或發自齒狀核通路病變所致。靜止時不出現震顫,運動時震顫速度不快,但振幅粗大,不規則。如作鼻試驗或舉杯時,震顫大為明顯。伴有運動障礙。
2.多發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本病以小腦性意向性震顫為多,常為意向性震顫和姿勢性震顫合并出現。患者在靜止時不出現震顫,而當坐位或立位時頭現軀干前后搖動,振幅開始小,以后逐漸增大,結合反復發作的腦、脊髓和視神經受損的特征可考慮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