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由委內瑞拉鏈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廣譜抗生素)中分離提取的。對許多需氧革蘭氏陽性細菌和革蘭氏陰性細菌、厭氧的擬桿菌、立克次氏體、衣原體及菌質體都有抑制作用,尤其對沙門氏菌屬、流感桿菌和擬桿菌屬等有良好的抗菌能力。
氯霉素于1947年首次分離成功,次年開始用化學方法合成,當時被作為一種療效較好的抗生素用于治療傷寒、立克次氏體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但不久即發現少數病人應用氯霉素后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這是一種因藥物造成的病人骨髓造血功能障礙的嚴重并發癥,因此該藥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受到限制。
但自70年代以來,對氨芐青霉素耐藥的流感桿菌和脆弱擬桿菌引起的感染被認識并逐漸增多,臨床治療較困難,而氯霉素對這類感染有較好療效,所以氯霉素在臨床治療中的地位又有了新的評價,認為氯霉素雖有骨髓毒性,但只要合理使用仍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抗生素。現在臨床上主要用于上述感染性疾病和傷寒的治療,但在應用中要嚴格掌握適應癥,使用合理劑量,嚴密監測毒性,達到安全有效用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