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國外開始用乙肝病毒基因轉移鼠為動物模型研究乙肝病毒治療性疫苗的抗病毒作用。同年在法國、日本也開始用乙肝病毒某些基因片段表達的多肽加上各種不同佐劑配制的治療性疫苗作臨床研究,觀察這種多肽疫苗對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治療作用。其結果揭示,這種疫苗對乙肝病毒基因轉移鼠有抗病毒作用,單一應用特別是與抗乙肝病毒藥聯合應用,對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有一定的療效。
1999年美國研制了新的多肽治療性疫苗,并對這種治療性疫苗的免疫學作用進行了深入研究。美國這一研究具有很大意義,因為這一研究中,作者提出了一些免疫學檢測方法,這些檢測方法不僅可以預測治療效果,而且還初步證明,治療性疫苗可以打破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最主要的免疫學反應紊亂,即對乙肝病毒及其抗原不產生免疫應答---免疫耐受狀態。
免疫耐受是造成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呈持續病毒感染狀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治療上最難解決的問題。現有治療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藥對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療效不佳,其主要原因是這些抗病毒藥可以抑制乙肝病毒復制,但不能清除乙肝病毒;對機體的免疫耐受狀態的逆轉沒有肯定的作用。
從發展趨勢來看,乙肝病毒治療性疫苗將成為本世紀對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特別是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治療研究領域的熱點,它與現有抗乙肝病毒藥物的聯合應用,將成為一種新的治療方法。
目前我國在北京、上海、重慶等地各家研究機構在積極開展此項研究,在臨床三期試驗階段,也許在未來的三五年可以與大家見面,為治療乙肝增加了一種新的有效治療方法。
4月24~30日是世界免疫周,世衛組織將今年的主題定為:彌合免疫差距——人人終生獲得免疫服務。世界免疫周自開設以來,其目的就是促進疫苗使用,使所有年齡組人群得到保護,防患疾病。“各國力求到2020年時......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魏濱帶領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王紅艷研究組通力合作,在炎癥相關的人類疾病及樹突狀細胞疫苗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相繼發表在國際臨床醫學......
隨著免疫學研究的發展,人們希望疫苗可以在已發病個體中,通過誘導特異性的免疫應答,達到治療疾病或防止疾病惡化的效果,這類疫苗產品便是治療性疫苗。作為一種新型的疾病治療手段,治療性疫苗通過打破機體的免疫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