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8-03 09:16 原文鏈接: 關于注射用替加環素的藥敏試驗方法介紹

      在可能時,臨床微生物學實驗室應該為臨床醫生提供關于醫院獲得性及社區獲得性病原菌的藥敏概況的定期報告,此報告應當是當地醫院及執業地區所用抗菌藥物體外藥敏試驗結果的總結。這些報告有助于臨床醫生選擇最有效的抗菌藥物。

      1、稀釋法

      抗菌藥物最低抑菌濃度(MICs)的測定采用定量法。這些MICs 可用于估計細菌對于抗菌藥物的敏感性。MICs 應采用基于稀釋法(肉湯稀釋法、瓊脂稀釋法或微量稀釋法)的標準化操作或等量采用標準化接種物及替加環素濃度來確定。對于使用肉湯稀釋法監測需氧菌,MICs須在新鮮配制(12小時內)的測試介質中進行。MICs 值應該根據表5所提供的標準進行判讀。

      2、擴散法

      需要測量抑菌圈直徑的定量法也可用于重復估計細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其標準操作需要采用標準化接種物濃度。此操作使用15μg替加環素浸漬紙片以檢測微生物對替加環素的敏感性。結果判讀包括紙片擴散法所測直徑與替加環素MIC結果之間的相互關系。實驗室提供的關于使用15μg替加環素紙片進行的標準單紙片藥敏試驗結果應該根據表5進行判讀。

      3、厭氧技術

      由于肉湯稀釋法的質控參數尚未確立,替加環素厭氧藥敏試驗應該采用瓊脂稀釋法進行。

      報告為“敏感”則提示,如果抗菌化合物達到通常可以達到的濃度,那么病原菌很可能被抑制。報告為“中間”則提示結果可疑,如果微生物對替代藥物、臨床可得藥物不夠敏感,那么應該重復檢測。此分類意味著在藥物生理性濃集的身體部位或在可以高劑量使用藥物的情況下,此類藥物具有臨床適用性。此分類也提供了一個緩沖地帶,以免因細小的未能控制的技術因素導致判讀時出現大的偏差。報告為“耐藥”則提示,即使抗菌化合物達到通常可以達到的濃度也不足以抑制病原菌,此時應該選用其他治療藥物。

      4、質量控制

      與其他藥敏試驗技術相似,為了控制實驗室標準化操作的技術層次,需要采用實驗室對照菌株。標準替加環素粉末應能提供表6所示的MIC值。采用15 μg替加環素紙片的擴散技術應該達到表6所示的標準。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