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絲蟲病由班氏、馬來和帝汶絲蟲等引起,其臨床特征主要是急性期的淋巴管炎與淋巴結炎,以及慢性期的淋巴管阻塞及其產生的一系列癥狀。亦有不出現明顯癥狀而僅于血內有微絲蚴者,即所謂“絲蟲感染”。這幾種絲蟲的微絲蚴都具有較嚴格的夜間出現于外周血流中的特性。
10月18日,衛生部辦公廳印發《》,部署展開對消除絲蟲病后的疫情監測,以及時發現可能殘存的和輸入性傳染源,鞏固我國消除絲蟲病成果。該《方案》要求,各級各類醫療、疾控機構及其執行職務的醫護人員、檢疫人員......
衛辦疾控發〔2010〕14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為鞏固我國消除絲蟲病成果,加強消除絲蟲病后的疫情監測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