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觸是神經元之間彼此廣泛聯系的基本結構,在中樞的調節活動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按功能特點可分為興奮性突觸和抑制性突觸。興奮性突觸:正常時,神經沖動到達興奮性突觸時,突觸囊泡釋放興奮性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使后膜對Na+通透性增加,局部去極化,產生興奮性突觸后電位,使突觸后神經元發生興奮性動作電位。抑制性突觸:抑制性神經元軸突末梢因沖動到達而釋放抑制性遞質,并與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增高對K+和Cl-的通透性,使后膜超極化,產生抑制性突觸后電位,抑制其后神經元的興奮性,也稱超極化抑制。
突觸是神經元之間發生接觸并進行信息傳遞的特殊裝置。但接觸的部位由膜隔開,并沒有原生質聯系。一般的突觸是由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末梢與另一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接觸形成的。軸突末梢在突觸部分的細胞膜叫突觸前膜;胞體或樹突在突觸處的細胞膜叫突觸后膜,兩膜之間的突隙叫突觸間隙。也有少數突觸,是軸突與軸突、樹突與樹突、細胞體與細胞體形成的。神經與其它器官或肌肉的接合部位,有時也稱為突觸。不同的突觸有不同的生理作用,有的是興奮性突觸,有的是抑制性突觸;此外還有包圍性突觸和依旁性突觸、化學突觸和電突觸等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