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性白細胞缺乏癥為全身性疾病。該病常并發咽潰瘍性病變,稱之為粒細胞缺乏性咽峽炎。
引起該病的原因很多,可分為先天性或后天獲得性,也可根據粒細胞生成減少、無效增殖、破壞過多、復合原因及假性粒細胞減少等而分成五大類。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如氯霉素、消炎痛等或放射性物質的副作用,可使骨髓抑制、影響造血功能而致粒細胞減少,甚至完全消失;脾大、脾機能亢進,可使粒細胞破壞增多,成人及兒童周圍血中粒細胞的絕對值低于1500×100000/L,即可診斷中性粒細胞減少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