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聽起來似乎與眼睛沒有太大的關系,其實不然。如今由糖尿病引起的直接急性并發癥臨床上并不多見,如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糖尿病的最大危害在于能引起諸多慢性并發癥,眼部病變是糖尿病最為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有兩個被全世界無數醫生稱道的糖尿病研究,這就是哈佛學者David Nathan專家團隊所作的“糖尿病控制與并發癥”(DCCT)和牛津學者Robert Turner專家團隊所作的“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他們使用更高頻率的監測和干預,使原來粗狂的降糖努力的并發癥發生率得到了推遲。然而這兩個研究之間似乎存在著“不共戴天”的差別。比如在控制視網膜病變發病率的結論上,哈佛組推遲了76%,而牛津組則推遲了21%。實際上這種差別是因為(1)DCCT研究組面對的是更易發生眼病患者群,因而可以看到這種更明顯的推遲作用,但看不到避免眼病的發生;(2)兩個研究的治療組和對照組都可以使用胰島素:對照組都是病情難以控制的患者,治療組則是使用胰島素后相對穩定的患者。
這兩個實驗表明,眼病威脅遠沒有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