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良性及惡性兩大類,良性腫瘤占大多數。可發生于縱隔任何部位,大部分位于前縱隔、心緣旁或心膈角。
(1)縱隔脂肪瘤 是縱隔內較常見的間葉源性腫瘤之一。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成人男性稍多。臨床上一般無明顯癥狀,如腫瘤體積大可壓迫周圍組織,可產生相應癥狀。CT對脂肪性腫瘤診斷有重要價值,在縱隔內有良好的對比度,可見胸骨后上縱隔的圓形腫物,CT值較低,可為-100HU,腫瘤邊緣清晰無外侵。診斷縱隔脂肪瘤應注意在縱隔脂肪瘤中尋找胸腺組織成分,以排除胸腺脂肪瘤的診斷。還應與脂肪過多癥鑒別,因腫塊有完整包膜,手術切除不困難,一般預后良好。
(2)縱隔脂肪肉瘤 其病因不明。發生于縱隔者罕見,男性稍多于女性,多見于40~60歲,少見于青少年,絕大多數為原發性腫瘤,也有從良性脂肪瘤惡變而來的報道。目前常化分為分化良好型、黏液型、圓形細胞型及多形性和去分化型5種類型,外加5種腫瘤成分同時存在的混合型。脂肪肉瘤多位于后縱隔。病程較長,術前病程從數周到數年不等,常有明顯胸痛,腫塊巨大可產生壓迫癥狀,CT對診斷有重要意義,MRI與CT相比可多層面掃描,在觀察腫瘤擴展范圍上優于CT。局部廣泛切除,包括肉瘤的包膜,放射治療對黏液型脂肪肉瘤有效果,并且黏液越多效果越好。縱隔內脂肪肉瘤預后較表淺者差。手術時只做包膜內切除預后差。脂肪肉瘤5年生存率40%~64%,術后復發率高,有報道達24%,復發病人應爭取再次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