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按其病因不同可分為多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約占全部甲亢病的90%,男女均可發病,但以中青年女性多見。男女比例為:1:4~6。
甲亢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按病因分為原發性甲亢(突眼性甲狀腺腫),繼發性甲亢,高功能腺瘤。原發性甲亢最為常見,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繼發性甲亢較少見,由結節性甲狀腺腫轉變而來。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一種較難治愈的疑難雜癥,雖不是頑癥,但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而引起的高代謝疾病。
目前我國女性人群患病率達2%,且有逐年增高的趨勢。由于人們對預防的認識不足,往往忽視可醫治。使原由甲亢癥狀突然加重達到危及生命的一種狀態(主要表現為高熱、大汗、極度心動過速、嘔吐、腹瀉、煩躁不安,重者昏迷,如不及時搶救,可導致死亡。)臨床還有一種甲亢很容易被誤診誤治就是橋本甲亢,橋本病發病初期往往有甲亢癥狀的表現,在疾病沒有完全確診單純按甲亢疾病治療就會使原發疾病被忽略。發病機制
本病的發生系由多種原因引起血中甲狀腺素過多所致。以及各種精神刺激(悲傷、憤怒、驚嚇、恐懼等)造成神經系統(尤其是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功能紊亂時發生甲亢的重要因素。
本病肯定系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其特征之一是血清中存在具有能與甲狀腺組織起反應或刺激作用的自身抗體,這一抗體能刺激嚙齒類動物的甲狀腺,提高其功能并引起組織的增生,但它的作用緩慢而持久。因而取名為甲狀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SI)或甲狀腺刺激抗體(TSAb)等,臨床上統稱為TSH受體抗體(TRAb),為本病淋巴細胞分泌的IgG,q其對應的抗原為TSH受體或臨近甲狀腺細胞質膜面的部分,當TSI與甲狀腺細胞結合時,TSH受體被激活,以致甲狀腺的功能受到刺激,引起甲亢和甲狀腺腫,其作用與TSH作用酷似。現認為自身抗體的產生主要與基因缺陷相關的抑制性T淋巴細胞(Ts)功能降低有關。Ts功能缺陷導致輔助T細胞不適當致敏,并在可能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白介素1和白介素2作用的參與下使B細胞產生抗自身甲狀腺抗體。單獨免疫監護缺陷不足以解釋某些特異免疫病變,還需要聯系到基因型階聯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