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身心健康
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應做到生活有規律,戒除煙酒,勿暴飲暴食,避免飲濃茶、飲食要定時定量。對于神經緊張、焦慮、憂郁及失眠者,應對其精神生活予以足夠重視。幫助其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安度晚年。對于長期失眠的患者,可口服溫和的安眠藥物,把有關保健知識教給患者,幫助他們認識疾病,使之對自身病態有較完整的認識,對有恐癌心理的患者應使他們正確理解疾病的演變過程,建立治療信心。
清楚HP感染
幽門螺桿菌(HP)感染與慢性胃炎關系密切。因此有HP染的慢性胃炎患者應采用清除HP治療。HP對多種抗生素敏感,如阿莫西林、甲硝唑、四環素、鏈霉素、慶大霉素、呋喃唑酮、頭孢菌素、克拉霉素等。另外膠態次枸櫞鉍在酸性環境中鉍能鹽和尿液組成的復合物覆蓋在黏膜表面,除具有保護黏膜作用外,還具有直接殺滅HP的作用。單一藥物治療HP感染的清除率低,且易產生HP耐藥。目前國際上推崇三聯療法,即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20—40mg/d)、甲硝唑(400mg,3/d)加阿莫西林(500mg,3—4/d),對甲硝唑耐藥菌株可用克拉霉素(50mg,3/d),其一周HP清除率在95% 以上,亦可采用膠枸櫞鉍(20mg/d)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和甲硝唑三聯治療,兩周為一療程,其HP的清除率可達90%以上。
黏膜保護劑
可增強胃黏膜屏障功能,促進上皮生長。此類藥物包括膠枸櫞鉍、硫糖鋁、前列腺素E、谷氨酰胺(麥滋林)、甘珀酸、十六角蒙脫石及替普瑞酮等,對緩解上腹不適癥狀有一定作用但單用效果欠佳,其中有老年高血壓、心臟病及腎病者慎用。
抑酸劑
慢性胃炎胃酸可高可低,應用抑酸劑可降低胃內H+濃度,減輕H+對胃黏膜的損害及H+的反彌散程度,從而為胃黏膜的炎癥修復創造有利的局部環境。同時,低酸又可以促進促胃液素釋放,促胃液素具有胃黏膜營養作用,促進胃黏膜細胞的增生和修復。目前認為對于上腹疼痛癥狀嚴重,或伴有黏膜出血患者,采用抑酸劑治療,通常能使腹痛癥狀明顯緩解,常用的制酸劑包括H2受體阻斷劑(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及法莫替丁)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與蘭索拉唑等)。
胃動力藥
慢性患者常伴有胃腸運動功能失調。因此,在慢性胃炎的治療中,尤其在老年患者,胃動力藥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這類藥物包括鉀氧普胺、多潘里酮及西沙比利等,甲氧氯普胺可引起錐體外系反應,先臨床已少用。多潘利酮為外周多巴拮胺抗劑,極少有中樞作用,系目前廣泛應用的胃動力藥,約50%的患者胃排空遲緩癥狀能緩解。西沙比利為5—HT受體激動劑,主要功能是促進腸肌間神經叢中乙酰膽堿的生理學釋放,協調并加強胃排空。該要尤其適合伴有便秘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但有些老年患者可能有一些輕微的不良反應如腸鳴、腹瀉及腹痛等,停藥后可消失。
其他
目前發現有一些胃腸激素具有明顯的增強胃黏膜防御功能的生物活性,如生長抑素,轉化生長因子,神經降壓素、表皮生長因子等。由于老年人胃腸激素呈生理性降低,因此有條件時可以應用一些商品化的胃腸激素如施它凝和善得定等。缺鐵性貧血者可補充鐵劑,有惡性貧血者需用維生素B12治療。
目前認為慢性淺表性胃炎經治療癥狀可完全消失,部分患者胃黏膜慢性炎癥病理改變亦可完全恢復,但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目前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癥治療,通常難以使萎縮性病變逆轉。對重度病變,應做定期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