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吸收障礙
長期腹瀉,慢性痢疾以及腸結核等在起病原因中占重要地位。這些疾患既影響食欲,又妨礙蛋白質的吸收。個別嬰兒由于幽門痙攣或梗阻而致長期嘔吐,或由于缺乏胰蛋白酶而不能利用食物中的蛋白質,也可發生水腫。
蛋白質消耗過多
膿胸、肺膿腫、腹水、大量失血、外科傷口引流及嚴重灼傷等可使體內蛋白質大量丟失。慢性傳染病如結核、瘧疾等使體內蛋白質過度分解,都可致營養不良性水腫。
蛋白質合成障礙
肝臟能合成各種血漿蛋白,如:白蛋白、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亦能合成部分球蛋白。肝臟疾病如肝硬變、肝炎都使肝功能減退,雖然蛋白質的供給和吸收正常,但合成蛋白質的功能降低,因而血漿蛋白低下,遂發生水腫及腹水等癥狀。
喂養不當
膳食中供給的蛋白質總量和優質蛋白長期不能滿足需要,而能量供給尚能維持最低水平,多見于嬰兒母乳量長期不足又未添加乳類制品,或倉促斷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