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核生物翻譯起始的特點:
1.真核起始甲硫氨酸不需甲酰化。
2.真核mRNA沒有S-D序列,但5'端帽子結構與其在核蛋白體就位相關。帽結合蛋白(CBP)可與mRNA帽子結合,促進mRNA與小亞基結合。
3.肽鏈的延長 :延長階段為不斷循環進行的過程,也稱核蛋白體循環。分為進位、成肽和轉位三個步驟。
二、多肽鏈合成后的加工修飾:
1.一級結構的加工修飾:
⑴N端甲酰蛋氨酸或蛋氨酸的切除:N端甲酰蛋氨酸是多肽鏈合成的起始氨基酸,必須在多肽鏈折迭成一定的空間結構之前被切除。其過程是:① 去甲酰化;② 去蛋氨酰基。
⑵氨基酸的修飾:由專一性的酶催化進行修飾,包括糖基化、羥基化、磷酸化、甲酰化等。
⑶二硫鍵的形成:由專一性的氧化酶催化,將-SH氧化為-S-S-。
⑷肽段的切除:由專一性的蛋白酶催化,將部分肽段切除。
2.高級結構的形成:
⑴構象的形成:在分子內伴侶、輔助酶及分子伴侶的協助下,形成特定的空間構象。
⑵亞基的聚合。 ⑶輔基的連接。
3.靶向輸送:蛋白質合成后,定向地被輸送到其執行功能的場所稱為靶向輸送。大多數情況下,被輸送的蛋白質分子需穿過膜性結構,才能到達特定的地點。因此,在這些蛋白質分子的氨基端,一般都帶有一段疏水的肽段,稱為信號肽。分泌型蛋白質的定向輸送,就是靠信號肽與胞漿中的信號肽識別粒子(SRP)識別并特異結合,然后再通過SRP與膜上的對接蛋白(DP)識別并結合后,將所攜帶的蛋白質送出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