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3-06 09:49 原文鏈接: 關于諾瓦克病毒的命名和發現介紹

      1968年,科學家在美國諾瓦克市爆發的一次急性腹瀉的患者糞便中分離出一種病毒病原。此后,世界各地陸續自胃腸炎患者糞便中分離出多種形態與之相似但抗原性略異的病毒樣顆粒,均以發現地點命名,如:Hawaii Virus(HV)、Snow Mountain Virus(SMV)、Mexico Virus(MxV)和Southampton Virus(SOV)等,先被稱為小圓結構病毒(Small Round Structural Virus, SRSV),后稱為諾瓦克樣病毒(Norwalk-likevirus, NLV)。而在1995年,中國報道了首例諾如病毒感染,之后全國各地先后發生多起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爆發疫情。2002年8月第八屆國際病毒命名委員會批準該病毒名稱為諾如病毒(Norovirus, NV)。 [1]

      諾如病毒分5個基因組(GⅠ~GⅤ),其中只有GⅠ、GⅡ和GⅣ可以感染人,而GⅢ、GⅤ分別感染牛和鼠。我國目前最常見的諾如病毒為GⅡ、GⅠ型。GⅡ型含有至少21個基因亞型,毒株變異較快,其中GⅡ.4基因亞型近10年已引起3次全球性流行,分別由2006年GⅡ.4-2006 Minerva變異株、2009年GⅡ.4-2009 New Orleans變異株和GⅡ.4-2012 Sydney變異株所致,成為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