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滋病
(1)免疫功能檢查:CD4+T淋巴細胞耗竭,外周血淋巴細胞顯著減少,CD4+T淋巴細胞<200/μl,CD4/CD8<1.0(正常為1.25~2.10),遲發型超敏反應皮試陰性,有絲分裂原刺激反應低下,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活性下降。
(2)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明膠凝集試驗、免疫熒光檢測、免疫印跡檢測、放射免疫沉淀法等,其中前三項常用于篩選試驗,后二者用于確證試驗。
(3)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血清中人類免疫缺陷病毒P24抗原,能幫助判斷病毒復制水平,對“窗口期”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早期確診有臨床意義。
(4)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病毒定量檢測:包括血漿或淋巴細胞病毒培養定量檢測、血漿病毒RNA定量檢測(又稱血漿病毒載量)和淋巴細胞內cDNA定量檢測。其中血漿病毒RNA定量檢測敏感、準確,是最常用的方法。
2.乙型病毒性肝炎
(1)乙型肝炎病毒(HBV)標志物檢測: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HBsAb)的檢測;②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HBcAb)的檢測;③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HBeAb)的檢測。
(2)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檢測:血清HBV DNA是乙型肝炎病毒復制和傳染的直接證據。
3.丙型病毒性肝炎
(1)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體檢測: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機體可產生相應的抗體,最早出現的抗體是針對病毒核心殼區C22蛋白的抗體(抗C22抗體),隨后是針對NS3區C33蛋白抗體(抗C33抗體)的產生,該抗體滴度低于抗C22抗體,但高于最后出現的抗C100抗體。
(2)丙型肝炎病毒RNA(HCV RNA)檢測: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幾天內,即在谷丙轉氨酶(ALT)升高及抗丙型肝炎病毒抗體出現前幾周,即可測出HCV RNA,因此HCV RNA可作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診斷指標,也可作為丙型肝炎病毒復制、轉歸及有無傳染性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