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脂貯積癥Ⅰ型以前稱為脂質黏多糖病,極少見,很像黏多糖貯積癥Ⅰ型,但骨骼和臨床癥狀均為輕度,尿中黏多糖的排出量也不增加,病變發展緩慢。培養的成纖維細胞內存在雙折射性包涵體,這種包涵體具有糖脂和酸性黏多糖的組織化學特征。
患者早期尚正常,但能夠坐、立和走路的能力出現較晚。從1歲開始,有Hurler綜合征樣面容,表現為眼間距過寬,眶上嵴輕度突出,扁平鼻梁和短頭畸形。輕度骨畸形與MPSⅢ型相似,智力發育遲緩。部分患者有角膜渾濁和皮膚櫻紅斑點,常有語言發育遲緩和聽力障礙。骨骼異常,為多發性成骨不全。在智力發育障礙的同時,可出現肌張力低下、共濟失調和末梢神經炎癥狀。年長兒可出現驚厥,個別患者可有隱匿性視力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