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11-14 09:49 原文鏈接: 關于P53基因突變的介紹

      P53正常功能的喪失,最主要的方式是基因突變,通過腫瘤中大量的突變體分 析,證實大部分突變是位于4個突變熱點之一的錯義突變。這4個突變熱點是aa129~146、 171~179、234~260、270~287:正對應于P53基因進化最保守區段,體外實驗證實突 變體失去特異位點的結合能力,此外,突變體還可以改變P53的球形構象。例如,一些 突變體可與熱休克蛋白結合,一些突變引起213~217肽段的暴露,另外,一些則引起 酸性激活結構域的改變,這些突變提示P53的微小改變可引起遠離突變位點區段甚至 整個蛋白構象的改變。構象的改變不僅影響突變體,還影響野生型的功能。實驗證明,野生型突變體組成的四聚體不能與結合位點結合,也喪失對目的基因的方式激活作 用,突變體對野生型的結合失活。可以解釋內源野生型P53的負調控作用的解除,從而 引起細胞惡性病變,隨著研究的深入,對P53突變有了新的認識,Dan等認為腫瘤中 P53突變可分為三類:①零突變:即突變體無功能,不參與相互作用;②負突變:即失去負調控功能,并能使野生型失活,但并不直接參與致癌;③正突變:失去負調控功能,并獲得轉化能力,這種突變體可直細胞惡性轉化中代替癌基因起啟動作用。

      P53失活機理是野生型P53以四聚體形式與特異位點結合,反式激活 下游生長抑制基因的表達,一系列的方式能使P53失活,在一些腫瘤中,單一或兩個 P53位點的喪失降低四聚體濃度,無義突變造成P53翻譯中斷,C端酸性結構域的丟失 影響四聚體形成;最常見的是錯義突變,野生型與突變體形成更穩定的四聚體,喪失 正常功能。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