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已經初步完成了深圳國際食品谷規劃戰略研究。深圳將通過食品谷建設,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食品科技創新中心、國際一流的農業食品科研基地,吸引和培育國際農業食品創新人才團隊,優先布局一批食品科學重大研究方向。”11月21日,深圳市副市長黃敏在第五屆國際農業基因組會議暨深圳國際食品谷研討會上表示,深圳國際食品谷規劃正在加速落地。
會議以“生物組學大數據賦能現代農業和食品產業”為主題,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荷蘭等國家700余位農業基因組學和食品研究領域內的科學家和企業家參加,以期推動生物組學大數據在生物育種、個性化食品開發等領域的應用。
農業食品人才的“梧桐樹”
“深圳國際食品谷將探索回答兩個基本問題。”深圳國際食品谷聯盟發起人之一、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所長黃三文研究員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說。
第一個問題是,怎樣吸引多學科的優秀人才來做農業食品科研?黃三文指出,農業是一個復雜巨系統,需要多學科人才參與,但農業本身對人才的吸引力還不夠。食品安全緊密依賴于一流的農業學科。一流的農業學科需要一流人才,而“一流人才需要一流發展前景、一流工作條件,以及足夠好的薪酬、足夠好的生活配套。”黃三文認為,依托深圳市建設國際食品谷,“將吸引食品科學領域的科研核心圈,吸引優勢團隊和優勢學科。而深圳將成為農業食品人才的梧桐樹”。
其二,怎樣打破科研、經濟“兩張皮”的問題?黃三文指出,深圳國際食品谷的構想受到了以他留學過的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和研究中心為核心的荷蘭食品谷的啟發。這個地區聚集有大量國際頂級的跨國食品公司、科研院所和15000名活躍在食品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但更多的是參與食品制造的公司,從而形成引領國際食品行業的知識和科研中心,是荷蘭食品及營養研究集群的所在地。荷蘭食品谷與硅谷的模式類似,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食品營養研發集群。
“借鑒荷蘭的經驗,深圳有條件實現政府、企業、科學家的‘黃金三角關系’,讓科研成果真正為經濟發展貢獻力量。”黃三文說,深圳食品谷將采取共建方式,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食品龍頭企業已經表示了加盟愿望。
基因組學加持“個性化食品”
“生命科學和信息技術的進步是農業和食品行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當前,現代農業和未來食品科學研究已邁入生物組學大數據時代。”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家洋在會上指出,基因組、蛋白組、代謝組等生物組學,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等一系列學科發展和技術創新,推動著農業生物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特別是在種業創新中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相關科研成果正在影響全球農業發展。
李家洋指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對營養健康的關注,對食品營養功能和質量安全的需求日益增加,個性化、智能化、便利化成為食品產業未來趨勢,將愈發依賴生物組學大數據技術的進步。
黃三文告訴《中國科學報》,推廣個性化食品,需要確定與食品和代謝相關的人類基因,揭示腸道基因組與人類基因的相互作用,利用組學研發個性化食品,針對食物和營養的個性化信息設計不同人群的食品策略。
比如,我國已經實現了番茄的“種質資源收集—基因組測序與分析—功能基因挖掘—分子設計育種—品種推廣”全產業創新鏈條,培育出美味番茄新品種。黃三文透露,下一步,針對糖尿病人的個性化美味番茄正在加緊研發。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一級巡視員周云龍表示,農業基因組學技術在種業領域不僅能大幅提高傳統育種效率、設計“定制作物”,而且可為食品安全和生物安全服務,利用合成基因組學技術還可能顛覆農業生產格局。
與會專家建議,我國要把握現代農業和未來食品研究進入生物組學大數據時代的重要戰略機遇,盡早布局,充分融合全基因組設計育種、個性化食品開發等技術,根據食品營養組分特性和人體健康個性需求,通過數據平臺和智能設計研發個性化農業新品種和個性化營養食品。
深圳優勢為農業和食品賦能
黃敏指出,深圳食品安全能否走在前列、勇當尖兵,關系到深圳能否成為民生幸福標桿城市的大局。深圳將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和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市建設的歷史機遇,堅定不移推進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堅定不移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凸顯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新作為。
會議開幕式上,同時舉行了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移服務中心深圳國際分心、國家種業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深圳)國際中心、農業農村部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深圳分中心、深圳國際食品谷聯盟等揭牌儀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吳孔明介紹,2019年4月,中國農業科學院和深圳市政府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依托基因組所,在現代農業、食品營養健康等領域開展全方位的深入合作,共建深圳國際農業食品科學中心,共建深圳國際食品谷,探索農業和食品發展的新模式,實現產學研資一體化發展。
其中,“國際農業食品科學中心將以保障食品安全和改善公眾營養健康水平為目標,從公眾的餐桌出發,從公眾對食品的需求出發,打造‘從餐桌到農田’逆向全鏈條全過程科技創新模式,從消費端梳理挖掘公眾對于食品科技的重大需求,填補食品科研洼地。”吳孔明說。這些配套措施,都是圍繞食品谷這個落腳點。“深圳的人才、科技、市場、資金等優勢將為農業和食品科學賦能。”黃三文說。
黃敏希望,通過國際食品谷建設,深圳將著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食品產業集群,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平臺,培育引領型新興食品產業,構建開放高效、富有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
論文截圖9月12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生物醫學光學與分子影像研究中心儲軍課題組的最新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研究人員研發了在活細胞內具有12倍熒光變化的高性能基因編碼的cAMP綠色熒......
針對網友所提創建深圳中醫學院和深圳醫學院的建議,深圳市衛生健康委近日做出回復。8月23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稱,“深圳為新興亞洲創新城市,科技之城。可是深圳的醫學教育卻是非常薄弱。希望市委市......
公告信息:采購項目名稱等溫滴定微量熱儀品目貨物/其他貨物/其他不另分類的物品采購單位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行政區域深圳市獲取招標文件時間2022年09月08日至2022年09月19日每日上......
從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深圳在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片區5所高校之間探索跨校選課與學分互認,讓學生更好地感受不同高校的文化氛圍。深圳市教育局近日印發相關工作實施方案,提出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清華深圳國......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公布了色譜分析設備采購公告,項目編號SZDL2022001931,預算金額821萬。詳情如下:一、項目概況:色譜分析設備采購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本項目招標公告附件中)獲取本項目的招標......
發布時間:2022-08-31文件編碼:0722-2022FE5528SZF-2一、項目概況:高分辨共聚焦顯微鏡采購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本項目招標公告附件中)獲取本項目的招標文件,并于2022年9月......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深圳行業研究院揭牌成立。該研究院主要聚焦智能制造、數字經濟、智慧能源、醫療健康、金融科技五大板塊。并依托上海交大研究資源和研究力量,圍繞行業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品牌傳承四大目標......
近日,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發布《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制備型高效液相色譜儀》成交公告,廣州市京度進出口有限公司中標該約380萬元項目。詳細信息如下:一、項目編號:SZDL2022001786二、項目名稱:制......
編者按:博士普普和王博的人生規劃,因一項人才計劃的調整而改變了。身為科研“青椒”的他們,原本都奔著成為深圳市后備級人才,并將其作為在深展開科研乃至人生的重要支點。根據《深圳市人才認定標準(2015年)......
科學小記者活動現場 李軍豪攝7月21日至22日,在深圳市光明圖書館,科學小記者培訓體驗活動正火熱進行中。作為中國科學報社特色科普活動,此次中國科學報社聯合深圳市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