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之后,農民朋友們會將多余的秸稈就地焚燒掉,不僅浪費勞動力,而且污染環境,今日內蒙古興安盟簡稱首個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有效的利用了秸稈資源,避免環境的污染,更意外的是,以前讓農民頭疼的秸稈,竟然還可以賣出錢來,一畝地的秸稈在這里還能賣160塊錢!
10月中旬,內蒙古自治區首個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落地興安盟,半個月以來,項目的承載方——愛放牧生物質新材料有限公司為首批5950噸炭基肥訂單開足馬力進行生產。“新技術、新理念、新產品,這個項目中包含了很多的‘新’,也將會開創出一條科技、產業助力精準扶貧的新路子。”興安盟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金紅濱告訴記者。
興安盟地處我國東北,是內蒙古自治區的產糧大市。基于當地豐富的秸稈資源,興安盟科技局在2016年引入中國碳化技術龍頭企業“三聚環保”,在當地成立愛放牧生物質新材料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1.7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投產后年可處理3萬噸秸稈,年生產5萬噸炭基肥,二期計劃2018年開工。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生產炭基緩釋復合肥9萬噸,能徹底實現全盟范圍內秸稈綜合循環利用,年可實現銷售收入超2億元,利稅超過5000萬元,新增就業崗位160多個。
據項目技術人員介紹,傳統的化肥不可避免地存在釋放速度不均勻、隨水土流失、肥效不高的缺陷,而炭基肥基于炭的吸附功能達到緩釋肥效的目的,彌補了這些缺陷。從撒肥到埋肥,看似簡單的轉變卻凝聚著艱辛的技術攻關和先進的科學技術。看著一粒粒黑色炭粒從生產線上噴出,企業的技術總工齊泮侖介紹起了生產技術流程:“原料是壓制后的秸稈,而將秸稈顆粒變為吸附性極強的微小炭粒,必須經過中低溫冷燒,而且每一個顆粒直徑要控制在1至4毫米,我研究了三年,去年才中試成功!”隨后,他指著車間的一組外形奇特的機器說:“公司的生產就靠這組機器了,目前全球僅此一臺,因為這是我自己研制、自己組裝的。根據不同的土壤,它可以產出肥效不同的炭基肥!”
測土產肥、測土施肥是這個新項目的另一個“新”,首先,企業的訂單全部來自當地農民,而在接受每一個訂單之前,技術人員都會到實地對土壤進行檢測,根據不同的檢測結果制定相應的成品肥生產計劃,真正為農民使用化肥實現了“量身定制”。“高端定制”會不會抬高當地的肥價?齊泮侖給出了答案:“當地有豐富的秸稈資源,企業有自主研發的生產技術,我們的生產成本并不高,價格與傳統化肥的價格相差無幾。”
“科技做媒,我們和興安盟的秸稈資源走到了一起,在企業發展的同時,產業和產品也會反哺農民,最大的反哺就是產量。”公司董事長于哲偉告訴記者。據測算,已經在興安盟投入使用的炭基肥,氮肥投入減少15%以上,利用率提高25%以上,還可增產15%,減少農田溫室氣體排放20%以上。生物質炭基復合肥應用于蔬菜,還可以大幅度減少蔬菜的硝酸鹽含量,提高VC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相關技術人員表示:這種肥料有望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化肥中有機無機復合肥不到15%的生產狀況。
新技術讓秸稈、木材、竹材等生物質資源“身價倍增”。來自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在木質纖維素類生物質三素分離和高值利用方向取得重要突破:他們設計并開發出催化木質......
區分植物源和微生物源有機碳是確定土壤有機碳庫形成的關鍵。在施肥的農田生態系統中,土壤有機碳的形成、周轉和積累受肥料類型和土壤微生物及其相互作用的調控。不同肥料投入有可能改變土壤微生物對其利用策略,從而......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峰、副研究員羅能超團隊發表光催化生物質精煉的催化劑設計綜述性文章,總結了光催化劑的表面結構、電子結構以及助催化劑等因素對生物質精煉中的界面電荷轉移和自由基反應......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黑龍江省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暫行)》(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2023年,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秸稈還田率達到68%以上。其中,北大荒農墾集......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種植廢棄物清潔轉化與高值利用創新團隊,揭示了不同秸稈熱解炭促進厭氧發酵性能及微生物組學特性,實現了秸稈熱解炭的高效高值利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生物資源技......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晨光與比利時魯汶大學教授BertF.Sels合作,在生物質全組分高值化利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以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于《ACS-催化》。溫和氧化是一項具有應用......
近日,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李曉民教授團隊在新型多孔材料構建仿生邏輯門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乳液定向誘導雙球狀非對稱介孔納米粒子用于生物質邏輯門”(Emulsion-OrientedAssemb......
預處理是實現以木質纖維素類生物質為原料、制備燃料和化學品生物煉制過程的基礎,決定了煉制的方向和效率。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質能生化轉化研究室研究員莊新姝團隊在溫和有機預處理生物質研究方面取......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有機催化研究組(DNL0601)石松副研究員與美國特拉華大學DionVlachos教授等合作,在糠醛等生物質催化選擇性調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在生物質催化轉化反應中,生物......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峰、副研究員羅能超團隊與的里雅斯特大學教授PaoloFornasiero團隊合作,在光催化生物質制氫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提出一種“C-C鍵優先”的策略,利用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