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于轉基因的爭論在中國網絡上此起彼伏之際,一些商家近來將“非轉基因”作為賣點加以炒作,中國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畢美家13日表示,“轉基因”與“非轉基因”商戰的背后,是企業的利益之爭,與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并無本質關聯。
近年來,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問題備受中國社會關注。13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畢美家稱,這項生物新技術在中國的發展之路可謂曲折,在這樣的輿論環境中,有的企業利用部分消費者對轉基因技術的認知欠缺和焦慮心理,為追求自身利益而不顧市場規則,把“非轉基因”作為賣點加以炒作。這種做法違背了廣告法等相關法規,其結果不僅導致行業競爭的無序,更加劇公眾對于轉基因技術的恐慌情緒。
“一段時間以來,媒體上一些農產品的廣告稱自己的產品為非轉基因產品,其所宣稱的非轉基因效應缺乏實驗數據和科學論證支撐,實質上是一種商業包裝,”畢美家稱,更有甚者,一些中國并無轉基因商業化種植的作物加工產品(例如花生油)打上非轉基因標識,在誤導消費者的同時,也加劇了行業惡性競爭。
“可以說,商家眼中不斷發酵的非轉基因商機,已經成為破壞市場‘游戲規則’的危機,更是違反廣告法規的行為。”畢美家認為,這樣一場商戰,打破了行業間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助長了各類“妖魔化”轉基因謠言的傳播,給轉基因技術的研發應用設下“重重障礙”。
為廓清市場迷霧,規范市場環境,最近,中國工商部門加強了對非轉基因廣告的監督管理,禁止在廣告中宣稱非轉基因產品更健康、更安全。畢美家說,此舉對于規范市場行為,正確引導消費,塑造公平競爭環境都將產生積極的示范效應。
畢美家告訴記者,目前在世界科學界沒有研究表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害。事實上,凡是通過轉基因安全評價,獲得安全證書,進入市場的轉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
畢美家表示,目前,中國正在積極穩妥地推動實施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下一步,農業部等有關部門將加強對轉基因農產品研發與生產的監管,企業在生產農業轉基因生物及轉基因食品時,必須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標識,以便消費者做出自主性選擇。
EasyPlus滴定儀在中國測試實驗室中實現嚴格且可重現的安全評估發展中國家的一個重點關注和投資領域是減少對進口小麥、大米和玉米的依賴。小國的農業生產可能不足以滿足國內需求,但相比之下,大國可能會在質......
在第十三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國際論壇的開幕式之后,一場知識的盛宴隨即展開,多位行業頂尖專家傾情分享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洞見,為與會者帶來了思想啟迪。與此同時,多個精心策劃的主......
6月25日,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大連海事大學在遼寧大連聯合舉辦主題活動慶祝第十四個“世界海員日”。“世界海員日”由國際海事組織于2010年正式設立,旨在提高公眾對船員工作的認知和認可,同時呼吁各國政府、......
6月20日,OpenAI前首席科學家蘇茨克維(IlyaSutskever)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自己創立了一家新公司——“安全超級智能”(SafeSuperIntelligence,SSI)。值得注意的是......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為貫徹落實《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市場監管總局令第60號),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以下簡稱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指導......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嬰童用品6項系列標準等國家標準1日起開始實施,將為關愛少年兒童提供技術支撐。嬰童用品6項系列標準包括《嬰童用品日常運動防護器具通用技術要求》《嬰童用品洗浴器具通用技術要求》《嬰......
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食品產業規模龐大,食品種類豐富,食品供應鏈條長,監管難度大。隨著食品消費結構的升級和食品國際貿易的增多,食品安全風險也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的......
對網絡安全而言,每一次新的信息技術浪潮都蘊含著巨大機會,同時也意味著巨大的挑戰。這是因為,新技術必然帶來新的安全問題和新的需求,而“黑客”往往能快一步利用新的漏洞并發起攻擊,“防守方”則需要更快的響應......
為防控肉類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加強肉類產品監管,嚴厲打擊肉類產品違法犯罪行為,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近日,貴州省政府食藥安辦、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嚴厲打擊肉類......
為加強高校實驗室安全精細化管理,提高高校實驗室安全風險防范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育部近期印發《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對高校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的責任體系、工作原則、管理要求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