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近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的研究表明,減少肉制品(動物來源食品)的攝入并選擇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腸道微生物組紊亂與冠心病風險增加相關的不良反應,從而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人體的腸道菌群由一系列微生物組成,這些微生物在我們的新陳代謝,營養吸收,能量水平和免疫反應中起著重要作用。當腸道細菌消化動物來源的營養時,會產生一種稱為三甲胺N-氧化物(TMAO)的代謝產物。該化合物已知與心臟病發作和冠心病(CHD)風險增加有關。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該研究中,作者對760名女性進行了檢查。這是一項針對121,701名30至55歲女性注冊護士的前瞻性隊列研究,要求婦女報告飲食模式,吸煙習慣和體育鍛煉的數據,以及其他人口統計數據,并提供兩份相距10年采集的血液樣本。研究人員測量了從第一次采血到第二次采血的TMAO血漿濃度。
研究人員研究了飲食質量如何改變TMAO和CHD之間的聯系。研究發現,患有冠心病的婦女的TMAO濃度較高,BMI較高,心臟病家族史,并且飲食習慣不夠健康(包括蔬菜攝入量不足和動物產品攝入量過多)。在整個研究中,TMAO水平增幅最大的女性患冠心病的風險高67%。
杜蘭大學肥胖研究中心主任,該研究的資深作者Qi Lu說:“飲食是控制機體TMAO水平的最重要的可改變危險因素之一。以前的前瞻性隊列研究均未解決TMAO的長期變化是否與冠心病相關,以及飲食攝入是否可以改變這些關聯。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降低TMAO的水平可能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風險,并提示微生物群可能是預防心臟病的新方向。”
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作為重要的環境信號,光廣泛參與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各個階段。當植物幼苗出土見光后,光信號迅速激活光形態建成,表現為下胚軸生長抑制、子葉張開變綠以啟動光合作用。這是植物早期生長......
圖芥酸酰胺通過抑制細菌三型分泌系統組裝而產生廣譜抗菌活性的工作模型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2193073、92253305)等資助下,北京大學雷曉光團隊聯合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周儉民團隊在植物天......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周國輝教授/楊新副研究員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首次發現植物環狀RNA編碼多肽的功能,并揭示該多肽賦予水稻對多種病原物的廣譜抗性。2月25日,相關成果發表于《新植......
基因組編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動了作物改良,但以DNA形式遞送基因編輯工具的方式存在外源DNA整合風險和脫靶效應。近年來,無外源DNA殘留的基因組編輯遞送技術備受關注。盡管基于核糖核蛋白的遞送策略在......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王二濤團隊在植物區分共生與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建立了植物特異識別共生與病原微生物的分子信號框架。1月24日,相關研究發表于《細胞》。植物的根系......
12月24日,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標準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會議由中國綠色食品協會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與綠色農業與食物營養專業委員會承辦,旨在研討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方法標準,推動植物奶產業......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侯興亮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繆巖松合作,在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下,通過合作研究揭示了相分離在植物開花過程中的具體調控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歐洲分子生......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恢復生態學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下,以我國西沙群島的熱帶珊瑚島為對象,研究揭示了植物入侵影響熱帶珊瑚島土壤碳庫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生物多樣性》......
熱浪來襲時,許多人通過吹風扇來緩解不適。但公共衛生機構警告說,如果天氣太熱,吹出的空氣實際上會像對流烤箱一樣使情況變得更糟。但關于溫度閾值是多少,不同機構給出了不同看法。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
植物如何調控生長發育、適應環境變化?因其被《科學》雜志列入125個人類未知的重大科學問題之中,而備受學界關注并持續開展研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遺傳發育所)青年研究員王冰團隊等通過合作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