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對最近在中國引發呼吸系統疾病爆發的一種新型冠狀病毒進行了鑒定和表征,揭示了其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冠狀病毒的相似性。這篇分析文章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來源于蝙蝠的證據,但是此次爆發的動物來源尚待確認。
冠狀病毒一直是人類傳染病流行的一個來源,如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都是由冠狀病毒引起。SARS相關的冠狀病毒主要是在蝙蝠等哺乳動物體內被發現的,對公共健康構成了潛在威脅。據報道截至2019年12月,呼吸道疾病疫情已爆發,起源或為中國湖北省武漢市一海鮮市場。患者癥狀包括發燒、氣促和肺炎。此后疫情已蔓延至中國其他地區及海外,截至發稿時,已發現超過14,000例病例,死亡人數超過300。
中國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石正麗及其同事分析了7例重癥肺炎患者的樣本,其中6人為武漢海鮮市場內的工人,該海鮮市場在2019年12月已首次發現病例。研究者發現在其中5名病人身上獲取的全長度基因組序列彼此之間幾乎完全一致(相似度超過99.9%),與SARS冠狀病毒有79.5%的序列一致。此外,研究人員發現該病毒序列與一種蝙蝠冠狀病毒在全基因組水平上相似度高達96%,表明蝙蝠可能是該冠狀病毒的來源。
研究人員發現七個被鑒定和測序出的非結構性蛋白也存在于SARS冠狀病毒中,表明該病毒是一種與SARS相關的冠狀病毒,作者暫時將其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2019(2019-nCoV)。他們確認了2019-nCoV進入細胞的路徑與SARS冠狀病毒一樣,即通過ACE2細胞受體。從感染2019-nCoV的病人體內分理出的抗體顯示出在低血清稀釋度下中和病毒的潛力,但是抗SARS病毒抗體是否能與2019-CoV交叉反應,仍需用從SARS病毒感染中痊愈的病人的血清來確認。
作者開發出了一種可以將2019-nCoV與其他所有人類冠狀病毒區分開的測試,并展示在最初的口腔拭子樣本中檢測到了2019-nCoV,但隨后(大約十天后)采集的樣本沒有顯示陽性病毒結果。這項發現表明,最有可能的病毒傳播途徑是通過個體的呼吸道,不過作者也指出其他途徑亦不無可能,仍需更多患者數據來進一步研究傳播途徑。
12月31日,受湖南省衛健委委托,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湖南省重癥醫學質量控制中心牽頭,該中心主任、湘雅醫院重癥醫學中心主任張麗娜教授和湘雅醫院重癥醫學科副研究員彭倩宜領銜執筆制定的《湖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
2022年12月7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以長文(Article)形式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科學學院嚴歡研究組在病毒受體領域的研究成果,論文標題為《MERS冠狀病......
瑞士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可以預測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冠狀病毒未來變種,有望促進下一代抗體療法及疫苗的研發,為制定公共衛生政策提供重要參考。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細胞》雜志。為了創......
瑞士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可以預測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冠狀病毒未來變種,有望促進下一代抗體療法及疫苗的研發,為制定公共衛生政策提供重要參考。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細胞》雜志。為了創......
中國國家醫療保障局近日公布了2022年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的藥品及相關信息。據名單顯示,共有344個藥品通過初步形式審查,其中包含已被納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的中國國產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片。根......
冠狀病毒-宿主免疫互作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指南關于發布冠狀病毒-宿主免疫互作的全景動態機制與干預策略重大研究計劃2022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國科金發計〔2022〕42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冠狀病毒-......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種新的冠狀病毒,名為“格里姆瑟病毒”(GrimsoVirus)。他們對在瑞典厄勒布魯市格里姆瑟地區附近捕獲的大約260只堤岸田鼠的研究表明,這種病毒在該種田鼠中的傳......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15日消息,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切實提高規范化、同質化診療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修訂版)》進行了修訂,形成......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彭貴青教授團隊和趙書紅教授團隊合作,鑒定出冠狀病毒復制所需的關鍵宿主因子TMEM41B并闡明了其分子機制,為動物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發和抗病育種提供新的靶標。冠狀病毒“利用”和“劫持”宿......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彭貴青團隊和趙書紅團隊合作,鑒定出冠狀病毒復制所需的關鍵宿主因子TMEM41B并闡明了其分子機制,為動物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發和抗病育種提供新的靶標。冠狀病毒“利用”和“劫持”宿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