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血糖癥
(1)葡萄糖產生過少和需要增 加見于窒息缺氧、敗血癥、寒冷損傷、先天性心臟病、小于胎齡兒和先天性內分泌紊亂、代謝缺陷病等。與下列因素有關:①肝糖原、脂肪、蛋白貯存少,糖異生途徑中的酶活力低,如小于胎齡兒;②熱卡攝入不足,代謝率高,糖的需要量增加,糖異生作用缺陷,如敗血癥,寒冷損傷,先天性心臟病等;③無氧代謝耗氧量高,加之去甲腎上腺素釋放使糖耗用增加;④胰高糖素缺乏、先天性垂體功能不全、皮質醇缺乏、糖原累積病、先天性氨基酸和脂肪代謝缺陷等,常出現持續頑固的低血糖。
(2)葡萄糖消耗增加 多見于糖尿病母親嬰兒、Rh溶血病、bechwith綜合征、窒息和嬰兒胰島細胞增生癥等,均由于高胰島素血癥所致。
2.高血糖癥
(1)呼吸暫停時使用氨茶堿治療 能激活肝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
(2)窒息、寒冷和敗血癥等 均可使腎上腺能受體興奮、兒茶酚胺和胰高糖素釋放增加、或使胰島內分泌細胞受損傷而致功能失調,均可引起高血糖,多為一過世,但亦有少數可持續較長時間。
(3)糖尿病 新生兒期少見。
(4)醫源性高血糖 常由于早產兒和極低體重兒輸注葡萄糖速率過快、或全靜脈營養時,外源性糖輸注不能抑制內源性糖產生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