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凌晨時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北京航天飛行指揮控制中心通過視頻全程觀看發射活動,并向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全體參研人員致以熱烈祝賀和親切慰問。她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瞄準世界量子科學發展前沿,努力攻克核心關鍵技術,加快量子通信技術發展應用,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貢獻。
劉延東指出,成功發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標志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邁出了重要一步,對于搶占戰略制高點、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她強調,要加強大學、科研院所、企業等協同攻關,圓滿完成衛星在軌測試和科學實驗,做好衛星在軌運行和數據分析,爭取早日實現量子通信技術實用化,為量子科學事業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要加快衛星數據的開發利用和關鍵核心技術的轉移轉化,推動空間科學探索可持續發展,發揮新技術的“溢出效應”,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此次發射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完全由我國自主研發,突破了衛星平臺、有效載荷、地面光學收發站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將在軌開展量子密鑰分發、廣域量子密鑰網絡、量子糾纏分發、量子隱形傳態、星地高速相干激光通信等科學實驗。
中山大學20日介紹,中山大學“天琴計劃”中作為第“1”步的“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已于近日通過國家航天局的驗收,評定等次為“優秀”。天琴計劃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于2014年提出的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天......
記者7月13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日前,該校潘建偉及其同事彭承志、陸朝陽、曹原應邀在國際物理學綜述期刊《現代物理評論》上發表題為“基于‘墨子號’衛星的空間量子實驗”的長篇綜述論文。論文從量子信息......
據最新一期《科學進展》報道,美國能源部(DOE)阿貢國家實驗室和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取得了量子科學研究的重大突破:他們能夠按需讀出量子位,并將量子態保持完整超過5秒,從而創下新紀錄。此次的量子位由易于獲......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2020年度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增列的學位授權點名單,全國共新增54個學位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量子科學與技術博士學位授權交叉學科位列其中。這是我國首個......
10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
導讀:目前,我國環境保護事業不斷向好發展,而對于對于投身環境保護工作地環保工作者來說,一款有效的環境監測儀器對環保工作的開展作用極大。對此,小編根據網絡上的信息整理出了環境監測領域十大“神器”,與讀者......
在上海張江園區的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有這么一面“衛星墻”,上面“掛滿”了已發射上天的約20顆衛星,包括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天宮二號伴隨衛星等“明星級”小衛星。11月2日,媒體探......
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10月31日考察黨的十八大以來中科院創新成果并召開座談會,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服務黨和國家戰略目標,勇攀世界高峰,在決勝全面建......
9月25日,在美國紐約,紐約大學校長漢密爾頓(左)向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授予紐約大學最高榮譽“校長獎章”。當地時間9月25日,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紐約大學出席紐約大學“校長獎章”授獎儀式。紐約大學校長漢......
從“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到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從“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到“慧眼號”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5年來,我國已成功發射多顆科學實驗衛星,取得了一批先進科研成果。工欲善其事,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