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10-27 12:32 原文鏈接: 利用屋面雨水北京一年可蓄水兩個昆明湖

      北京地區的缺水現象是眾所周知的,雨水再利用是大家所期盼的。雨水的收集方式有多種,如建筑屋面雨水、道路路面雨水、廣場地面雨水、綠地逕流雨水。其中,道路路面雨水、廣場地面雨水,因受冬季降雪時投撒融雪劑的影響,直接再利用會有困難。建筑屋面雨水和綠地逕流雨水不會受融雪劑的影響,完全可以直接再利用。現就建筑屋面雨水和綠地逕流雨水的直接補充地下水的再利用技術及可行性進行分析。

      案例一 千年古樹從不澆水的秘密

      在北京北海公園南門外的團城景區,有一棵千年白皮松樹的一側發生枯萎,在探尋松樹病因時卻有了意外發現:這棵樹千年來都不用人工澆水,其秘密就是充分利用了北京地區的自然降水,即每年600毫米至800毫米的雨水。

      工作人員隨后展開調查發現了古人的具體做法:

      1.鋪設地面吸水磚與滲水縫。在降小雨時,利用地面吸水磚來蓄水,通過滲水縫滲透到地下,保存雨水。

      2.建地下蓄水、滲水渠道。降大雨時,將地面的雨水逕流,通過地面雨水算子收集,并引入地下蓄水、滲水渠。降雨量大時,將雨水儲存起來,待日后慢慢地向外滲透,補充地下水,使土層常年保持一定的水分,供樹木的生長使用。

      這就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財富,如此巧妙的設計無疑給我們現代人提供了雨水收集利用的寶貴經驗。

      通過調查,工作人員還發現,千年松樹枯萎的一側,就是蓄水、滲水渠道塌方的一側。由于渠道塌方雨水滲透受到影響,因缺水而枯萎。待修復后,枯枝果然又重獲新生。

      案例二 德國建筑屋面雨水的利用技術

      德國、荷蘭的建筑屋面雨水落水管全都進入地下。而縱觀我國,眼下的屋頂雨水全都灑落于地面,形成地面漫流,有時進入綠地,有時流入道路,最終進入雨水管道。

      筆者在參觀德國克拉公司的工廠時看到,車間門口雨棚的雨水經雨水落管引入地面的雨水滲水井中。雨水滲水井由塑料管和防沖刷卵石層組成。據德國專家介紹,雨水落管的下部結構是一個管道式的滲水系統,或是一個帶沉泥井的管道式的滲水系統。這樣,將建筑屋面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補充地下水,豐富地層表面層的含水量,為樹木和綠草提供水分。

      北京建筑屋面的雨水如何利用

      北京屬寒冷地區,冬季有雪,為緩解地面交通,經常灑融雪劑。融雪劑是一種鹽類,對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有強烈的腐蝕作用。所以,北京地區的道路雨水、廣場雨水以及大型建筑群雨水的利用,必須經過合理的處理后才能利用。而北京地區的建筑屋面的雨水不會受到融雪劑的影響,因此具有很好的回收利用價值。

      北京地區建筑屋面雨水如何利用?可參照德國、荷蘭的經驗,利用現有的屋面雨水落水管,在它的下端換防沖撞的管材,配以透氣的底部彎頭,然后引入沉泥式檢查井。檢查井的兩側接上農用滲水塑料管道,用于儲存或滲漏雨水,直接將雨水引入地下,補充地下水,提高地面表層的含水量,供植物生長的需要。

      沉泥式檢查井,在其上部應設雜物收集筐,收集屋面雨水所夾雜的樹葉等雜物;在其底部的沉泥槽用于收集屋面雨水中的粉塵。檢查井的口部應設井蓋,用于對檢查井的定期維護與保養。

      滲水塑料管道可以沿建筑物四周布置。具體做法可視建筑物周邊綠化的設計而定。建筑屋面雨水利用的目標,是補充地面表層的含水量,為綠化植物提供水分,保障植物的生長條件和成活率。

      這種雨水直接引入地表以下做法的好處是:可減少雨水的蒸發量,提高雨水的有效利用率。

      眼下,北京地區的雨水大都被蒸發進入空氣中,隨氣流而擴散,有效利用率很低,實在可惜。

      北京地區如何利用廣場雨水

      北京地區的廣場雨水利用可利用德國、日本的雨水收集塑料框架模塊,這種塑料框架模塊,可組織成不同體積的地下儲/滲水池。在春夏秋季,可收集不含融雪劑的雨水。這種方式可通過自然滲透補充地下水,也可通過人工方式加以利用,澆綠地、澆植物。

      北京雨水利用的效益分析

      北京地區常年降雨量為600毫米至800毫米,現以1萬平方米的屋面投影面積計算,每年的雨水量為6000立方米至8000立方米。扣除屋面吸收、屋面蒸發量以及收集效率等因素后,實際可收集的雨水量按50%計算,則每萬平方米的屋面面積可收集3000立方米至4000立方米。

      若北京地區能有1000萬平方米的屋面雨水得到收集,則每年有300萬立方米至400萬立方米的雨水量得到利用,相當于1.5至2個昆明湖 昆明湖容量為200萬立方米 。

      若按北京市居民自來水的價格5.0元/立方米來計算,則每年可創的經濟價值為1500萬元到1800萬元。

    相關文章

    致敬百年建筑經典——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公布

    12月3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筑學會聯合主辦的“致敬百年建筑經典——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公布暨新中國70年建筑遺產傳承創新研討會”在京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中國政協禮堂(舊)、中國科學......

    DIN發布建筑業標準服務手冊(STLBBau)

    2019年11月,新一代建筑業標準服務手冊(STLB-Bau)——建筑工程領域著名的數字文本數據庫——正式發布。該手冊此次全面徹底的修訂,使得STLB-Bau不僅擁有了現代化的、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更直......

    變廢為寶彰顯資源屬性廢紙回收利用花樣繁多

    為充分發揮廢紙的資源屬性,各國探索出諸多綜合再利用的途徑:發電,制成再生紙、紙箱、家庭用具、飼料等。現階段,隨著國內用紙需求擴大,我國也在加快廢紙回收再利用步伐。圖片來源于網絡近年來,隨著環保持續高壓......

    中國(深圳)建設工程測試及質量大會將在深圳召開

    今年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深圳質量年”,11月3日,中國(深圳)建設工程測試及質量大會暨第四屆全國建筑材料測試技術交流會(以下簡稱大會)將在深圳召開。據大會秘書長、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韋慶東副研究員介......

    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是趨勢

    隨著我國環境標準的提高,一些工業行業廢水處理開始呈現新趨勢。在10月12~14日召開的WaterEX北京水展上,博天環境集團(603603.SH)旗下子公司中環膜總經理畢飛認為,工業廢水處理已經從達標......

    讓“天空吸熱”冷卻系統問世可削減建筑降溫能耗

    讓“天空吸熱”的冷卻系統問世商業建筑降溫所需能耗可削減百分之二十科技日報北京9月5日電(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能源》雜志4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能源研究論文,報告了美國斯坦福大學最新研發的一種冷卻系統,能......

    垃圾圍城:我國建筑垃圾“年產”超20億噸

    隨意傾倒污染環境,處理利用程度不高,產量巨大增速驚人……《經濟參考報》記者在京、津、冀、鄂、吉、遼等地調研了解到,我國每年建筑垃圾產生量可達20億噸以上,并且年均增速可能保持10%以上。由于管理長期缺......

    中國建材總院獲批兩個建材行業重點實驗室

    近日,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以下簡稱中國建材總院)申請的建材行業特種光電材料重點實驗室和建材行業特種玻璃制備與加工重點實驗室通過專家組考察,正式獲批成立。......

    北京材料測試服務業唱響“首都測試”品牌

    論壇現場2016年12月27日,由北京材料分析測試服務聯盟(以下簡稱聯盟)主辦、北京新材料發展中心等單位承辦2016北京測試服務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京儀大酒店召開,與會專家圍繞新形勢下檢測服務業發展的......

    聚氨酯外墻保溫須加力推廣

    中化新網訊10月19日,由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承辦的聚氨酯硬泡墻體保溫應用技術(銀川站)研討會在銀川召開。會議認為,聚氨酯外墻保溫材料應加快推廣。當前,我國建筑能耗的總量逐年上升,已占到全國總能耗的近4......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