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我們在1 ppb 到500 ppb 這一較寬的濃度范圍內進行了定量校準。圖4 展示了從所有的校準檢測中得到的亞硝胺色譜峰。在所有情況下,NDMA 的峰形都是完全對稱的,沒有拖尾,而且無需任何手動修正就得到了非常可靠的峰面積積分值。圖5 所示為用于樣品定量的NDMA 校準曲線,曲線R2 大于0.99,可見線性極佳。本TSQ 8000 GCMS/MS 方法對所有亞硝胺都達到了相同水平的校準精度。

     

    圖 4. NDMA 從1 ppb ( 底部) 至 500 ppb ( 頂部) 的校準曲線測定結果

     

    圖 5. NMDA 從1 ppb 到500 ppb 的校準曲線

     

    LOQ 測定

    最低定量限(LOQ)和最低檢出限(LOD)的計算都基于色譜峰的信噪比。LOQ 的計算基于的信噪比為10,LOD 基于的信噪比為3。

     

    表2. 本方法LOQ 和LOD 的計算

     

    結果確認

    化合物確認是通過Thermo Scientific TraceFinderTM 定量分析軟件提供的離子比檢查功能實現的,該功能比較了用于定量的SRM 與定性SRM 的離子強度。覆蓋1 ppb 到500ppb 濃度區間的標準品被進行了三次重復進樣檢測并用于計算離子比的精確度,結果顯示在表3 中。雖然所有被檢測的離子都處于低質量數范圍并可能受到多種干擾,二級離子的離子比的精確度一直很好的保持在1-4%。

     

    為了在樣本分析中進行質量控制,在用TraceFinder 軟件進行定量數據處理時,陽性結果都會通過離子比檢查進行確認。對所有化合物來說,采集的兩個二級離子的離子比例需保持在± 5%(10%) 范圍內,符合從標準品得到的校準值。這為常規的樣品檢測提供了堅實的安全保障。表3 列出了所有本研究中涉及到的亞硝胺的平均離子比值。

     

    樣品檢測

    我們對多種樣品進行了檢測,包括空白樣和添加了標準品的啤酒樣品等。空白樣的檢測結果如表4 所示。該樣品中檢出的低濃度NDMA經計算發現低于校正曲線濃度,也低于LOQ。故在此LOQ 下,空白樣品可以被確認為不含亞硝胺化合物。

     

    另一個樣品通過在啤酒中添加不同濃度的亞硝胺制備而成。所有的亞硝胺化合物都被檢出,并在低濃度區間進行了定量,如表5 所示。每個用于定量的峰都通過了離子比質量控制,并且能夠在這樣的低濃度通過計算離子比對每個檢測為陽性的化合物進行確認。

     

    結論

    通過本文描述的基于TSQ 8000 系統的GC-MS/MS 方法,所有研究涉及的亞硝胺化合物都能在食品安全控制所要求的低濃度被安全地檢出并實現精確的定量。在定量校正曲線所用的最低濃度為1 ppb 的情況下,所有化合物的LOD 都低于1 ppb。TSQ 8000 GC-MS/MS 在1-500 ppb 的范圍內顯示出寬廣的線性區間和優異的準確度。所有校正曲線的線性都非常好,R2 大于0.99。

     

    TSQ 8000 GC-MS/MS 也顯示出非常好的離子比穩定性,適用于陽性樣品的確認。所有化合物的離子比,哪怕是在LOQ 濃度下,RSD% 都低于4%。基于GC-MS/MS 的亞硝胺檢測方法的使用、建立,以及維護都很簡單。哪怕是在分析新的未知物時,我們獨有的AutoSRM 軟件也能夠自動找出并優化SRM 離子對和碰撞能。

     

    基于本文所示的GC-MS/MS 方法,TSQ 8000 GC-MS/MS 能夠準確可靠地測出真實樣品中的亞硝胺含量。

     

    本文所述的利用TSQ 8000 GC-MS/MS 進行食品中的亞硝胺檢測的GC-MS/MS 方法可以直接用于常規的食品安全控制。本方法使用的標準GC-MS/MS 三重四極桿儀器也被廣泛應用于常規食品安全控制的其他領域,例如殺蟲劑、POPs,或多環芳烴。本方法檢測迅速,能夠支持高樣品通量,并且提供的結果具有非常高的靈敏度和精確度。本方法使用常規的電子轟擊源進行離子化并實現低濃度的亞硝胺定量,我們推薦將本方法作為前述使用液態CI試劑的化學離子化的離子阱方法的高產出的替代方案。

     

     

    參考文獻

    [1] Robert K. Boyd, Cecilia Basic, Robert A. Bethem, Trace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Mass Spectrometry, 2008 John Wiley& Sons, Ltd.

    [2]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NDMA.

    [3] Agency for Toxic Substances & Disease Registry, Public Health Statement for n-nitrosodimethylamine, 1989, http://www.atsdr. cdc.gov/toxprofiles/phs141. html

    [4] Richard A. Scanlan, Nitrosamines and Cancer, Linus Pauling institute, http://lpi.oregonstate.edu/f-w00/nitrosamine.html .

    [5] Mario M. Mangino and Richard A. Scanlan, N-Nitrosamines in Beer, N-Nitroso Compounds, ACS Symposium Series, Vol. 174,1981, Chapter 17, 229–245.

    [6] Munch, J.W., Bassett, M.V. Method 521: Determination of nitrosamines in drinking water by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capillary column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large volume injection and chemical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S/MS) (Version 1.0)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7] Raymond E. March, Richard J. Hughes, Quadrupole Storage Mass Spectrometry, 2nd Ed., John Wiley & Sons 1989.

    [8] AOAC Official Method 982.11, 2000.

    [9] Introducing AutoSRM,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Technical Brief No. AB52298, 2012.

    [10] Thermo Scientific TSQ 8000 Triple Quadrupole GC-MS/MS Instrument Method,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Technical Brief No. AB52299, 2012.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