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玉米中有高含量的淀粉,而且不同品種玉米的淀粉含量也不同,要想準確測定出淀粉含量,就需要使用直鏈淀粉含量儀進行測定分析。可能有朋友會問,為什么要從測定玉米中的淀粉含量呢?原因很簡單,直鏈淀粉測定是掌握玉米品質和加工特性重要標準。
曾有研究人士對3種不同玉米做過相關實驗,經過直鏈淀粉含量儀的研究分析發現,直鏈淀粉含量不同的玉米淀粉的糊化性質有很大的差異。直鏈淀粉1和直鏈淀粉 2糊化溫度較高,為90℃左右,峰值粘度較小,分別為2039cP,峰值在6min左右出現。支鏈淀粉與普通玉米淀粉的糊化溫度、峰值粘度和破損值相近,糊化溫度在75℃左右,峰值粘度都在4000cP以上,破損值在2900cP左右,峰值在4min左右出現。但是支鏈淀粉的回生值遠比普通玉米淀粉的低, 兩種普通玉米淀粉相比,直鏈淀粉含量高的樣品其糊化曲線的各參數也較高,這與大米淀粉的性質相似。隨著直鏈淀粉含量的增加,面粉的峰值粘度、破損值、最終 粘度和回生值都逐漸減小,峰值在4.5min左右出現,糊化溫度在75℃左右,分析認為可能由于3種玉米面粉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和蛋白質,淀粉凝膠的形成 與脂類物質和蛋白質含量等有一定的關系。淀粉內源脂可以和直鏈淀粉形成復合物,影響直鏈淀粉的雙螺旋交聯纏繞和結晶,從而降低直鏈淀粉凝膠體的強度,導致 不同品種玉米面粉糊化性質出現差異。
上述實驗就很好的驗證了在文章開頭所講的,玉米中的淀粉含量是影響玉米品質和加工特性重要標準,為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實驗過程采用的就是直鏈淀粉含量儀這類專業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