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3060.shtm
近日,由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下稱國創中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耐鹽堿水稻發展論壇在廣東湛江召開。該中心主任唐文幫在論壇上透露,國創中心計劃到2030年培育出適合不同鹽堿地生態區種植的有重大應用價值的水稻新品種10至15個,具有在全國推廣面積達1億畝的產能,畝產達到300公斤以上。
唐文幫表示,我國是世界第三大鹽堿土國家,鹽堿地總數約15億畝,全國有水稻種植潛力的鹽堿地1億畝,是重要的戰略后備耕地。國創中心在全國典型鹽堿地生態區設立華南、華東、西北、東北4個區域分中心,分別承擔不同生態類型耐鹽堿水稻生理調控、品種創制等工作,將以耐鹽堿水稻可持續豐產穩產高效集成技術為支撐,實現水稻種業及鹽堿地改造物化技術產品生產企業高度融合,在東北、西北、華東、華南率先實現鹽堿地水稻優質穩產、區域生態安全。
論壇以“發展抗鹽堿作物,助力鄉村振興,促進鹽堿地改良,端牢中國飯碗”為主題,分別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田長彥、黑龍江農科院副院長來永才等圍繞耐鹽堿水稻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新動能作報告。論壇還設置了耐鹽堿水稻耐鹽堿機理及分子育種論壇、作物耐鹽堿機理及分子育種論壇、鹽堿地改良及作物耐鹽堿調控論壇等5個分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