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曉光團隊基于鐵電隧道結量子隧穿效應,實現了具有亞納秒信息寫入速度的超快原型存儲器,并可用于構建存算一體人工神經網絡,該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
在大數據時代,海量數據的低能耗、快速存儲處理是突破和完善未來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發展的關鍵之一。為此,迫切需求一種既能匹配CPU處理數據的速度,又像閃存一樣具備高密度、非易失的信息存儲。如果該存儲器還具有優秀的憶阻特性,從而實現人工突觸器件的功能,則可用于構建存算一體的計算系統,并有望突破馮諾依曼架構,為人工智能提供硬件支持。
研究人員制備了高質量鐵電隧道結,通過對其阻變速度、開關比、操作電壓的調控,該原型存儲器信息寫入速度快至600皮秒(注:機械硬盤的速度約為1毫秒, 固態硬盤的約為1~10毫秒, 1毫秒=1,000,000,000 皮秒)、開關比達2個數量級,且其600皮秒的阻變速度在85℃時依然穩定(工業測試標準);一個存儲單元具有32個非易失阻態;寫入的信息預計可在室溫穩定保持約100年;可重復擦寫次數達108~109次,遠超商用閃存壽命(約105次)。即使在極端高溫(225℃)環境下仍能進行信息的寫入,可實現高溫緊急情況備用。這些結果表明,該鐵電隧道結非易失存儲器具有超快、超低功耗、高密度、長壽命、耐高溫等優異特性,是目前綜合性能最好的非易失存儲器之一。
此外,該存儲器還由于鐵電隧穿層中疇的可連續翻轉特性能實現電阻的連續調節,而且這一憶阻特性可用于構建超快的人工突觸器件,從而用于開發超快人工神經網絡存算一體系統。人工神經網絡的模擬結果表明,利用該鐵電隧道結憶阻器構建的人工神經網絡可用于識別MNIST手寫數字,準確率可達90%以上。
圖“神經卷軸”探針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T2188101、21972005)等資助下,北京大學段小潔研究員團隊發揮腦科學、生物醫學工程以及物質科學交叉背景的優勢,在高通道植入式神經電極研制方......
來自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工程學院和Adobe公司的科學家攜手,開發出一種用于訓練人工智能(AI)的新技術FairDeDup。該技術不僅能降低訓練成本,而且有望減少AI系統的社會偏見。研究團隊已經在近期于......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腦科學與康復醫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本馳應邀在《認知科學趨勢》(TrendsinCognitiveSciences)發表Spotlight短文,介紹了基于顯著干擾的外源性注意的神經加工機......
脊髓損傷可導致嚴重的殘疾。現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團隊用包裹脊髓的微型柔性電子設備,成功記錄了大腦和脊髓間的神經信號。這一設備首次實現360度安全記錄信號,提供脊髓活動的完整圖像。研究結果發表在新一期《......
百年神經外科發展史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即經典神經外科時期、顯微神經外科時期和微創神經外科時期。2012年,中國科學院啟動了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腦功能聯結圖譜計劃”,目標是對特定腦功能的神經聯結通路和網......
人工智能正在逐漸深入我們的生活,成為服務員、醫療助手、司機……為我們帶來諸多便利。但很少有人思考,人工智能的“判斷”有這么可靠嗎?如果人工智能得到的結果出現了沖突,我們該如何應對?“就像患者去醫院,血......
酚醛樹脂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人工合成塑料,自誕生以來已經歷了一個世紀。20世紀以來,盡管高性能工程塑料的持續涌現加速了酚醛樹脂的替代,但因具有機械性能、電絕緣性、防火性和化學穩定性等方面的優勢,酚醛樹脂......
神經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或阿爾茨海默病,與大腦中蛋白質聚集的沉積有關。當細胞廢物清除系統存在缺陷或超負荷時,這些聚集物會積累。一種主要與免疫系統信號傳導過程相關的蛋白質NEMO可以防止帕金森病中發生......
德國明斯特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牛津大學聯合團隊現已開發出一種所謂的基于事件的架構,該架構使用光子處理器,通過光來傳輸和處理數據。與大腦類似,這使得神經網絡內的連接不斷適應成為可能。這種可變的連接是......
記者23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蔣彬教授課題組在發展場誘導的原子神經網絡力場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原子模擬是人們在微觀層面理解復雜化學、生物和材料體系的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