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主題的世界審計組織環境審計工作組第13次大會6月8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開幕。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應邀出席大會,并作了題為《努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探索中國環境保護新道路》的講話。 中國環境報 記者鄧佳攝
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主題的世界審計組織環境審計工作組第13次大會今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開幕。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應邀出席大會,并作了題為《努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探索中國環境保護新道路》的講話。
周生賢簡要回顧了國際金融危機在世界范圍內造成的影響,以及中國政府在應對危機過程中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回望這場國際金融危機,在警示加強金融監管、重建國際金融秩序的同時,也告訴我們,傳統的發展模式,經濟增長難以為繼,資源環境難以承載。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努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周生賢說,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環境保護,把保護環境確立為基本國策,把實施可持續發展作為國家戰略,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等一系列戰略思想、戰略方針和戰略任務,確定到2010年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兩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05年削減10%作為約束性指標,將保障群眾飲用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積極防治水、大氣、土壤污染。經過各方努力,在處理環境與經濟的關系、污染防治、生態和農村環境保護、環境政策等多個方面環保工作都取得了積極進展。2009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比2005年分別下降9.66%和13.14%,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超過292天的環保重點城市比例比2005年提高了26.2個百分點,地表水國控斷面劣Ⅴ類水質的比例比2005年下降了5.5個百分點,七大水系國控斷面好于Ⅲ類水質的比例比2005年提高了16.1個百分點,“十一五”環保規劃是執行較好的五年規劃。
周生賢指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中國環境形勢總體呈現“局部有所改善,總體尚未遏制,形勢依然嚴峻,壓力繼續加大”的特點。從未來趨勢看,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脆弱,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歷史階段,隨著經濟總量不斷擴大和人口繼續增加,污染物產生量還會增多,保護環境的壓力進一步加大。面對嚴峻的環境形勢和艱巨的環保任務,走先污染后治理、邊治理邊污染、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環保老路是行不通的。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探索出一條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優化經濟發展的中國環境保護新道路創造了條件。生態文明建設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的和諧,它以把握自然規律、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產業結構、消費模式以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著眼點,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這就要求我們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構建與我國基本國情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宏觀戰略體系、全防全控的防范體系、健全高效的環境治理體系、完備有效的環境管理體系、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環境法規政策標準體系以及全民參與環境保護的社會行動體系,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周生賢強調,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要深入研究如何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綜合作用,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環境保護:一要毫不松懈地抓好治污減排,堅決完成“十一五”環保目標。把治污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保障城市污水處理廠和燃煤電廠脫硫設施正常運行,加強環境管理,繼續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二要深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以源頭控制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強化建設項目環評管理,完善規劃環評,探索戰略環評,嚴格控制“兩高一資”、產能過剩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從源頭上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國民經濟體系和社會組織體系。三要健全環境標準,以市場準入引導新興產業發展和技術水平提高。加快推進環境標準管理體系建設,構建新時期環境質量標準體系、污染源監控標準體系和清潔生產標準體系,引領技術升級,推動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四要加強環保科技,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展低碳經濟試點,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和減少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促進循環經濟發展。五要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加快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建設。健全和落實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和嚴格的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深化價格改革,加快建立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生產要素價格機制,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不斷完善綠色信貸、綠色稅收、綠色貿易、綠色保險等環境經濟政策。
周生賢說,環境審計隨著人類環境意識的覺醒應運而生,伴隨世界環境保護事業蓬勃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高度關注并付諸實施的一項重要工作。中國環境審計的發展同時受到國際環境審計和我國環保事業發展的雙重影響,近年來,通過開展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審計調查、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審計等,在取得明顯社會效益的同時,有力地促進了環境保護工作,相信本次大會的召開,必將翻開環境審計事業發展歷程嶄新的一頁。環境保護部將配合審計署,積極借鑒其他國家兩部門合作開展環境審計工作的經驗,努力推進環保事業健康發展。
世界審計組織是由聯合國成員國及其專業機構成員國的最高審計機關組成的專業組織,環境審計工作組是世界審計組織規模最大的工作組。世界審計組織環境審計工作組大會每3年舉辦兩次,主要包括工作組會議和環境審計論壇兩部分,討論、研究并確定環境審計工作組規劃、任務重點和實施方案,分享各國在環境保護和環境審計方面的經驗和做法。此次會議共有來自5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200多名代表參會,共同就國際環境審計的熱點問題進行研討交流。
于一種實驗性的新海綿可以讓從水中去除重金屬污染物的過程比以往更容易。只需一次處理,該設備就能將受污染的水降低到安全可飲用的水平。在之前兩項研究的基礎上,伊利諾伊州西北大學的科學家正在開發這項技術。研究......
記者從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近期委托國家標準技術審評中心開展了污染物排放領域5項地方標準的實施效果評價,取得良好效果。該局還將聯合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充分運用此次效果評價結果,進一步強化該5項地方......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文明辦、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疾控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全面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推動城鄉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工作補短板強弱項的......
名稱關于征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生態工業園區)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索引號000014672/2023-00065分類其他生態環境管理業務信息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3-03......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天津市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管理辦法(試行)》印發給你們,請照此執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23年1月30日天津市重點污染物排放......
記者7日從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成理地災國重實驗室”)獲悉,土耳其地震發生后,實驗室強震地質災害研究團隊利用前期已研發的地震誘發滑坡預測模型,對土耳其地震群誘發滑......
2022年,科技界發生了很多令人激動的故事:中外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中心黑洞首張照片、美國和日本科學家造出迄今最冷物質、美國公布韋布空間望遠鏡宇宙圖像等。2023年,精彩仍將繼續!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
根據《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經有關專家、單位提名和專家評審,并通過廣泛公示,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批準56個項目獲2022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10項,二等獎45項,科普......
9月28日,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公示了2022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申報項目,提名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項目為重點流域水生態安全評估與典型污染防治技術及應用,本項目屬于環境保護領域項目,解析了江西......
骯臟的窗戶可能會在烹飪排放的脂肪酸保護膜下,藏匿潛在的有害污染物。這些污染物會在窗戶上停留很長時間。根據英國伯明翰大學研究人員日前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烹飪排放物中所含的脂肪酸非常穩定,不易在大氣中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