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通過人工授精方式孕育的犀牛近期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動物園誕生,英國首例靠人工授精懷孕的母犀牛也將于2009年生產。研究人員說,動物通過人工授精繁衍后代,有助拯救瀕臨滅絕物種。
新出生
在布達佩斯動物園誕生的人工授精犀牛10月22日出生,雄性,體重45公斤,健康狀況良好。動物園暫時還沒有給它取名。
小犀牛的母親是名為“露露”的雌性犀牛,父親是名為“辛巴”的雄性犀牛。“辛巴”來自科爾切斯特動物園,今年38歲。
英國《每日電訊報》10月25日報道,這項人工培育犀牛計劃由德國萊布尼茨動物園與野生動物研究所與歐洲幾家動物園的研究小組共同實施。
研究人員先從“辛巴”體內取出精子,把精子冷凍在液態氮中。之后用人工授精方式,成功孕育小犀牛。
護物種
來自萊布尼茨動物園與野生動物研究所的羅伯特·埃梅斯博士參與了人工培育犀牛計劃。他認為,人工授精動物技術有助于保護瀕臨滅絕的物種。
他以北方白犀牛為例,說這種動物現存數量極少,目前全世界僅有三四頭生活在野外,8頭生活在動物園。通過人工授精方式,可以增加這種瀕臨滅絕動物的數量。
“將來,專家可以麻醉野生公牛后,收集它們的精子。精子冷凍后可供世界各地動物園里的母牛繁衍后代,”他說。
鮑勃·米拉爾是“培育珍稀非洲動物研究所”創辦人。他計劃與英國愛丁堡動物園合作,利用包括人工授精在內的新技術保護瀕危動物品種,如非洲野狗、埃塞俄比亞狼和侏儒河馬。
“我們對此感到興奮,認為這方法可行,”他說。
有先例
世界上第一頭人工授精白犀牛“萊拉”同樣是在布達佩斯動物園誕生。“萊拉”2007年1月23日誕生,出生時體重58公斤。由于母親沒有喂養能力,它只能喝奶粉。
其實,早在2004年,布達佩斯動物園獸醫就已經開始與德國和奧地利專家合作,嘗試用人工授精方式孕育犀牛,但最終失敗。2005年,專家們再度嘗試人工授精,成功孕育“萊拉”。
英國專家也在今年5月成功為母犀牛“辛西亞”人工授精。“辛西亞”今年10歲,預計明年9月生產。
一頭新的爪哇犀牛幼崽在印度尼西亞國家公園被發現,這給保護世界上最瀕危的哺乳動物之一帶來了希望。上個月,爪哇島烏戎庫隆國家公園安裝了126個監控,其中一個攝像頭捕捉到了這頭小犀牛,估計它的年齡在3~5個......
繁殖是生命體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在生物演化歷史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化石物種因保存的生物遺骸多為骨骼和牙齒而揭示的信息有限,故繁殖特性的研究少有進展。山東山旺盆地新近紀地層發育于早中新世期間,因出產豐富而完......
日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鄧濤研究團隊通過對中國甘肅臨夏盆地豐富犀牛化石的最新研究,完成歐亞大陸乃至全球最完整的晚新生代(距今2650萬年—255萬年)犀牛連續演化序列。其中,現生的非洲......
現生犀牛是數量和種類都相當有限的奇蹄動物,可在它5000多萬年的演化史上,犀牛曾是奇蹄目中最大的類群。在新生代的大多數時間里,犀牛異常繁盛,在歐亞大陸、非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地點,它們的個體數量甚至比其他......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16日在其社交媒體賬號上宣布,匈政府決定將燃油和部分食品的限價措施延長至10月1日。為減輕通貨膨脹給民眾造成的負擔,匈牙利政府去年11月開始對車用燃油實施限價,今年1月規定了6種基本食......
根據中國與匈牙利互換獎學金交流計劃,國家留學基金委將繼續選派人員赴匈牙利攻讀相關專業本科、碩士、博士學位。2022年度匈牙利互換獎學金網上申報時間為2021年12月20日-2022年1月10日,申請人......
選擇性育種和人工授精是產生具有理想性狀的農業動物的基礎方法。不過,在一項新的概念驗證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猶他州立大學、馬里蘭大學和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稱為代育父系(surro......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20年4月1日,匈牙利農業部食品鏈安全局向OIE報告稱,匈牙利發生兩起H5N8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據了解,此次疫情分別發生于匈牙利瓊格拉德州琴蓋萊村和于爾萊什村......
2020年3月30日,新加坡食品局(SFA)發布消息稱對匈牙利受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影響地區的觀賞鳥類、家禽及其產品實施臨時進口限制。由于匈牙利巴奇-基什孔州的一個養鴨場發生H5N8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2020年1月16月,新加坡食品發布消息,由于匈牙利豪伊杜-比豪爾州的一家養鴨場爆發了高致病性禽流感,自2020年1月14日起,對從豪伊杜-比豪爾州進口觀賞鳥類、家禽和家禽產品實施了臨時限制。為方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