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11-14 11:35 原文鏈接: 化妝品易致乳腺癌?盤點乳腺癌7大誘因

      統計數據顯示,多達1/8的女性在一生中的某個時間會患上乳腺癌。但是,乳腺癌風險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1月3日載文,刊出“乳腺癌的風險因素”,并提醒所有女性每年查一次乳房X光片,以提早發現乳腺癌征兆。

      1.體重超標。體重超標或肥胖會導致乳腺癌風險增加30%~60%。其原因是,雌激素產生于脂肪細胞,體內脂肪細胞越多,身體產生的雌激素就越多,額外的雌激素會導致腫瘤生長。

      2.腰圍增大。除了體重之外,脂肪堆積的部位也十分關鍵。《英國醫學雜志》刊登一項研究發現,女性絕經后乳腺癌的最重要發病因素是20歲后裙子大小的變化情況。腰圍變得越粗,乳腺癌風險就越大。

      3.運動太少。積極運動可從多方面降低癌癥危險。首先,運動是增強抗炎和免疫力的自然方法。其次,運動可降低血糖和血液中胰島素水平。另外,運動還可幫助身體分解雌激素,進而降低癌癥危險。研究還發現,即便攜帶高風險基因的女性也可以從經常運動中受益。專家建議,每天運動1小時,每周至少鍛煉四五次。

      4.經常飲酒。多項研究發現,過量飲酒與乳腺癌風險之間存在重要關聯。去年一項研究發現,懷孕頭3個月,尤其是第一次懷孕時飲酒會增加乳腺癌危險。專家表示,飲酒越多,乳腺癌風險就越大。

      5.飲食不當。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減少紅肉攝入量,多吃植物性食物有助于抑制癌細胞生長。比如,球芽甘藍和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有助于減少體內炎癥,平衡雌激素水平。多吃胡蘿卜和西紅柿等富含胡蘿卜素的橘紅色果蔬,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風險。另外,限制糖和高脂肪乳制品攝入量也有助于防止乳腺癌。

      6.有家族病史。美國癌癥協會研究資料顯示,即使你沒有攜帶乳腺癌突變基因,但只要有一個一級親屬(即母親、姐妹或女兒)患有乳腺癌,那么你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會翻倍。如果女性的一級親屬中有兩位確診乳腺癌,那么其本身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就會增加3倍。出現這兩種情況,應該盡早看醫生,接受更嚴格的乳腺癌篩查。早診斷,早發現,早治療。

      7.身處毒素環境。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暴露于被稱為“內分泌干擾物”(也稱為環境激素,是外源性干擾內分泌系統的化學物質)的某些毒素環境中,會增加乳腺癌發病幾率。這些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可在脂肪細胞中聚集,并模仿自然雌激素,致使腫瘤生長。常見的內分泌干擾物包括:雙酚A(即BPA,是塑料容器和罐頭中使用的一種典型物質)和化妝品中使用的防腐劑鄰苯二甲酸。

    相關文章

    年輕患者BMI對乳腺癌基因組復發特征的影響

    根據韓國團隊的一項新研究,體重指數(BMI)似乎會影響具有雌激素受體(ER)陽性、HER2/ERBB2陰性乳腺癌病史的年輕女性基于基因表達的乳腺癌復發評分.“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增加BMI可能與年輕的......

    高強度有氧運動可大幅降低癌轉移風險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高強度有氧運動增加了內臟器官的葡萄糖消耗,從而減少了腫瘤的能量供應,可將癌癥轉移的風險降低72%。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癌癥研究》雜志上。這項研究結合了人類監測數據及動......

    乳腺癌分類而治,提升晚期患者治療效果

    在眾多癌癥中,乳腺癌是全球及中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據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226萬,首度超過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癥。在我國,由于人口基數大,乳腺......

    江一舟:做有情懷的“大醫生”

    “做醫生必須有情懷,無論臨床還是科研,目標都是能實實在在幫助患者。”獲頒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后,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研究員江一舟頗有感慨。作為乳腺癌診治領域的青年科學家和臨床醫生,江......

    最新研究:最兇險乳腺癌或有新的治療靶點

    RNA是細胞傳遞基因信息的重要“信使”,一旦細胞發生癌變,便很有可能產生異于常態的RNA,即“腫瘤特異性轉錄本”。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方面8日透露,該院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團隊攜手黃勝林教授團隊,發......

    飽食犯困,大腦缺氧被冤枉,真正“推手”竟是它...

    一頓飽餐之后,大腦總會不同程度地犯困。這一眾所周知的生活體驗,究竟是怎樣引起的?一個常見的解釋是:人吃完飯后,腸胃功能活動顯著加強,血流量隨之增加;相應的,大腦中的血流量開始減少,繼而供氧量下降,所以......

    聚焦“鐵死亡”三陰性乳腺癌治療找到新策略

    10月17日,《細胞代謝》在線發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教授邵志敏、江一舟團隊的最新研究。該研究發現,“鐵死亡”在三陰性乳腺癌“復旦分型”的其中一個亞型——腔面雄激素受體型(LAR)中表現更為活......

    乳腺癌因內分泌治療引發血管舒縮癥狀研究啟動

    拜耳10月17日宣布擴展III期臨床開發OASIS項目,暨啟動OASIS4。OASIS4是一項針對乳腺癌患者和乳腺癌高危女性因內分泌治療引起的血管舒縮癥狀的III期研究。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癥,......

    我國專家發現三陰性乳腺癌精準治療新方向

    三陰性乳腺癌因異質性高、預后差、復發轉移風險高,成為乳腺癌研究中亟需攻克的頑固“堡壘”。部分三陰性乳腺癌,如,腔面雄激素受體型(LAR)亞型,對現有的精準治療策略不太敏感。記者18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

    探尋年輕乳腺癌診治的“中國化之路”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及其團隊在《中華醫學雜志》上發表的《我國年輕乳腺癌診治的若干問題與思考》一文指出,我國年輕乳腺癌尚存在個性化治療方案選擇、患者尋求生育力保存、治療......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