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凝膠類似于生物軟組織,具有獨特的微環境(高含水量和通透性)和自適應的特點,在藥物緩釋、傷口敷料、組織工程及柔性電子器件等領域展現出應用潛力。然而,傳統水凝膠的力學性能和抗溶脹能力通常較差,導致其實際應用受限。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實驗室邱東研究員課題組近年來致力于強韌水凝膠的開發與功能化研究,取得了系列進展。研究首次提出“連體網絡”增強策略,通過將兩個或多個網絡連接耦合及協同作用,大幅度提升了水凝膠的力學性能(Science Advances);實現了水凝膠的多種功能化,開發出黏附型水凝膠(Chinese Chemical Letters)、耐鹽性水凝膠(Polymer)、表面具有褶皺結構的仿生水凝膠(Chemical Communications)。
近日,邱東課題組和喬燕課題組合作,從調控高分子鏈間相互作用的角度出發,提出了通過溶劑置換調節非共價相互作用的時域表達以優化高分子交聯網絡結構的策略,并用于制備抗溶脹強韌水凝膠(exogels)。該策略的原理是:在良溶劑中,高分子鏈內/間非共價相互作用被抑制,有助于高分子鏈保持伸展的構象和均一貫穿的分布;置換為不良溶劑后,高分子鏈間非共價相互作用得以最大化恢復,從而提高交聯點密度和均勻性。利用二甲基亞砜(DMSO)-水溶劑對,通過時域調控氫鍵制備了聚乙烯醇(PVA)exogels,其力學性能和抗溶脹性能均顯著優于經典冷凍-解凍法制備的水凝膠(PVA cryogels)。同時,以水為終端溶劑驅動的溶液-凝膠轉變賦予PVA exogels良好的水下粘接能力。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并被選為Back Cover。化學所研究員邱東、喬燕為論文通訊作者,博士徐禮桔為論文第一作者。
化學所構筑強韌水凝膠材料研究獲進展
鄧炳耀團隊受海洋生物貽貝在潮濕環境下超強黏附性的啟發,將季銨鹽殼聚糖、多巴胺、槲皮素等成分有機結合在一起,構建了一種兼具黏附性、自修復、抗氧化、抗菌等多種優異功能的復合水凝膠敷料。4月25日,科技日報......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微納米工程實驗室教授吳東、褚家如課題組,基于數字微鏡陣列(DMD)系統,利用激光光場調制技術,制造出一種新穎的高性能自驅動水凝膠微馬達,為微型旋轉機械的設計與制造開拓了新方......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和中國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能利用各種材料創建超高分辨率、復雜3D納米結構的策略。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研究團隊此次開發的新技術,為微加工領域的長期挑戰找到新的......
當廚房里的水濺出來時,紙巾和抹布就能解決問題。不過,研究人員已經制造出“更好的吸附劑”——吸收并容納的水基液體是普通紙巾三倍多的水凝膠。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物質》雜志。研究者表示,這種可吸收、可折疊、......
植入生命體的電子器件,可以是柔軟而有溫度的。記者從西湖大學工學院獲悉,該院特聘研究員周南嘉團隊開發了一種水凝膠支撐基質和一種銀-水凝膠復合導電墨水,在全球范圍內首次通過3D打印制備出封裝內部電路的一體......
組織粘合劑能夠牢固地粘附于創面,利用粘附劑進行創面處理已成為一種新策略。目前臨床常用的組織粘合劑存在粘附性能差、降解產物存在毒性、功能單一等問題,往往無法滿足急救止血和創面修復的雙重需求,極大地限制了......
蛋白質作為疾病生物標志物和藥物靶點在現代生物醫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蛋白質組學是分析生物體內所有蛋白質的組成與定量的有效手段。傳統的蛋白質組檢測的是整塊組織或分離后的細胞中的蛋白表達水平,失去了空間......
記者3日從西北工業大學獲悉,該校科研團隊在雙相合金強韌化方面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提出了雙相合金的相選擇再結晶概念,實現了雙相合金力學性能的顯著提升。這一研究成果,讓人類制造出密度低、強度高,且具有良好......
眾所周知,絕大多數的疫苗都需要冷藏保存,這使得運輸疫苗工作變得困難且昂貴,偏遠地區尤為如此。對此,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解決方案,而一組來自瑞士的科學家近期公布了一項新技術,似乎頗有希望。為了產生免疫反應......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藥學院王進義教授團隊青年教師涂琴博士與該校動物醫學院教授華進聯團隊合作,研發出一款負載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凍干粉功能的水凝膠,它可用于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