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2-14 16:20 原文鏈接: 化學誘變劑的常用種類及作用機制

    是栽培作物誘發突變的最重要的一類誘變劑。藥劑帶有一個或多個活潑的烷基。通過烷基置換,取代其它分子的氫原子稱為烷化作用所以這類物質稱烷化劑。
    烷化劑分為以下幾類:
    1. 烷基磺酸鹽和烷基硫酸鹽
    代表藥劑:甲基磺酸乙酯(EMS)、硫酸二乙酯(DES)
    2. 亞硝基烷基化合物
    代表藥劑:亞硝基乙基脲(NEH)、N-亞硝基-N-乙基脲烷(NEU)
    3. 次乙胺和環氧乙烷類
    代表藥劑:乙烯亞胺(EI)
    4. 芥子氣類
    氮芥類、硫芥類
    烷化劑的作用機制--烷化作用 作用重點是核酸,導致DNA斷裂、缺失或修補。 這類化合物具有與DNA堿基類似的結構。
    代表藥劑:
    5-溴尿嘧啶(BU)、5-溴去氧尿核苷(BudR) 為胸腺嘧啶(T)的類似物
    2-氨基嘌呤(AP) 為腺嘌呤(A)的類似物
    馬來酰肼(MH) 為尿嘧啶(U)的異構體
    作用機制:作為DNA的成份而滲入到DNA分子中去,使DNA復制時發生配對錯誤,從而引起有機體變異。 亞硝酸 能使嘌呤或嘧啶脫氨,改變核酸結構和性質,造成DNA復制紊亂。HNO2還能造成DNA雙鏈間的交聯而引起遺傳效應。
    疊氮化鈉(NaN3) 是一種呼吸抑制劑,能引起基因突變,可獲得較高的突變頻率,而且無殘毒。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