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就診時,最常見的檢查就是血液化驗檢查,由于很多因素都會影響血液化驗的結果,從而影響醫生對疾病的判斷,因此,在進行血液化驗時,如病人有下列情況,要向醫生說明,以便醫生綜合考慮,正確分析化驗報告結果。
一、女患者在月經期、妊娠期間進行抽血化驗,要事先向醫生說明。這是因為在月經期和妊娠期間,其血液中的某些化學成分,如肝功、血沉、膽固醇等,都會發生正常的生理性改變。
二、化驗時患者正在服用哪些藥物,或以前曾長期服過用何種藥物,都要向醫生說明。因為服用某些藥物,如某些抗生素、抗癌藥物,抗結核藥物、激素等,可引起血液檢查中某些項目值的改變,如肝功能檢查中的ALT升高,所以,應及時告訴醫生,以便參考。
三、有出血傾向或患有出血性疾病的病人,如血友病、凝血機制障礙的病人,必須在抽血前向醫生及護理人員說明,以便事先做好預防出血的措施。
四、有些人因個體的差異,極易發生感染或皮膚破損后不易愈合,應先向醫生說明,以便加強消毒隔離措施。
五、經常接觸放射性物質、苯胺等的病人應向醫生說明,因為這些物質會引起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