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5-06 17:27 原文鏈接: 化驗大便常規莫忽視可“透視”你的胃腸道

    平日人們健康查體時多抽血化驗、透視、拍片,做心電圖、B超,也有人會化驗小便,但很少化驗大便常規,其實大便檢查最簡單、快捷,取蠶豆大小的一塊糞便標本送檢(注意選取有膿血或其他異常外觀的部分送檢,將標本放在塑料小盒中,不要放在紙上,因為紙張吸附粘液和細胞可使檢查結果不準確),就可以了解消化道有無炎癥、出血、寄生蟲感染、惡性腫瘤等情況。

    怎么能從一張小小的化驗單就能了解我們的胃腸道呢?那我們就要了解一下化驗單的檢查項目。

    一.外觀:

    正常人一般每天大便一次,糞便外觀呈黃褐色,形狀多為圓柱狀、圓條狀或軟泥狀;嬰兒糞便呈黃色或金黃色。人們解大便時應觀察一下大便的顏色和形狀,可根據以下的介紹做個初步判斷。

     1、 稀糊狀或稀汁、稀水樣便:多見于各種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瀉、腸炎。

     2、 黃綠色稀水便并含有膜狀物時,可能是偽膜性腸炎。

     3、 米泔樣糞便(白色淘米水樣),內含粘液片塊,常見于霍亂或副霍亂,此為烈性傳染病,須隔離治療。

     4、 糞便中有較多的粘液時,多為小腸炎癥或直腸炎。

     5、 糞便中有膿血,常見于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或直腸癌、局限性腸炎等。

     6、 糞便中有鮮血,可見于內痔、肛裂、結直腸息肉、也可見于直腸癌。

     7、 黑色糞便也稱柏油樣便,形如柏油,質軟并富有光澤,多為各種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其潛血試驗為陽性;而服用藥物所致的黑色便無光澤且潛血試驗為陰性。

     8、 凍狀便,形如膠凍,表面似有一層膜,常見于腸易激綜合征腹部絞痛后排出的糞便,也可見于慢性細菌性痢疾病人排出的大便。

     9、 鋇餐或鋇灌腸檢查后,糞便可暫時呈黃白色,肛門內放入某些藥栓時(太寧栓)解的大便發白色。新生兒糞便中排出黃白色乳凝塊提示消化不良。

    10、 大便便條細或變扁,可能是直腸狹窄,多見于直腸癌。

    11、 干結便多呈硬球狀或羊糞狀,見于便秘或老年排便無力者。

    二.顯微鏡下檢查:

    正常糞便顯微鏡下一般沒有紅細胞或白細胞,或在高倍鏡下偶見1~2個白細胞(寫作0~1/ HPF或0~2/HPF),無寄生蟲卵及原蟲。

    若顯微鏡下檢查與參考值不同則表示有以下問題:

    1、白細胞增加:腸炎時白細胞一般少于15個∕HPF.細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時白細胞數量明顯增加。過敏性腸炎、腸道寄生蟲病白細胞數量也會增加,并能查到較多的嗜酸性白細胞。

    2、紅細胞:常見于下消化道出血、腸道炎癥、潰瘍性結腸炎、結直腸癌、結直腸息肉、痔瘡出血、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等。阿米巴痢疾時糞便中紅細胞數量明顯多于白細胞,細菌性痢疾中紅細胞數量往往少于白細胞。

    3、糞便中發現寄生蟲卵、蟲體、原蟲,則可肯定有相應的寄生蟲或原蟲感染。

    4、其他發現:糞便中有較多的淀粉顆粒或脂肪滴時,可能與腹瀉、腸炎或慢性胰腺炎有關。如有夏科—雷登氏結晶出現,可懷疑為阿米巴痢疾或鉤蟲病,如有大量上皮細胞出現,說明腸道有炎癥,如壞死性腸炎、腸癌潰爛等。潰瘍性結腸炎和細菌性痢疾時可有大量吞噬細胞。此外還可發現腫瘤細胞、脂肪小滴等。

    通常咱們能在大便常規上看到“﹢”  “﹢﹢” “﹢﹢﹢” “﹢﹢﹢﹢﹢”,但這些加號到底什么意義,卻很少人知道。通過下表大家可以簡單地了解一下各個加號的意思。

    糞便顯微鏡檢查報告方式

    視野中某種細胞數和寄生蟲、蟲卵數

    報告方式

    多個視野無發現

    未見異常

    觀察多個視野僅見1個 

    偶見

    有時不見,一個視野最多見到2~5個

    0~5

    6~l0個/視野(占視野面積1/4)

    6~l5(+)

    >l0個/視野(占視野面積1/2)

    16~40(++)

    視野中均勻分布,難以計數(占視野面積1/3和以上)

    50以上(+++~++++)

     三.潛血檢查:

    這種檢查可查出陰藏在糞便中的紅細胞或血紅蛋白,對檢查消化道出血是一項非常有用的診斷指標。(別名:隱血試驗 、 匿血試驗。英文縮寫:OB)

    1、消化道癌癥早期,有20%的患者可出現潛血試驗陽性,晚期病人的潛血陽性率可達到90%以上,平且可呈持續陽性。因此這項檢查可作為消化道腫瘤篩選的首選指標。

    2、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潰瘍病人糞便潛血試驗多為陽性,或呈現間斷性陽性。

    3、痢疾、直腸息肉、痔瘡出血等也會出現潛血試驗陽性。

    【注】如果實驗室采用化學法測定糞便潛血,患者應該在三天內不進食含動物血類、瘦肉類食物、含較多葉綠素類的蔬菜,因為這些都可能造成試驗結果的假陽性反應。采用單抗法測定糞便潛血則不必顧及上述食物的影響。

    通過以上簡單介紹,大家對糞便常規檢查一定有了初步的認識,可以說糞便常規檢查是消化道的一面小鏡子,這面鏡子即省時又省事,那么拿出“小鏡子”來關心一下我們的胃腸道,何樂而不為呢?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