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6日9時34分,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里,進行垃圾滲濾液污水處理科研實驗期間,現場發生爆炸,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
圖片來源于網絡
目前,究竟事故是怎么引發的,我們只能推測。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實驗厭氧處理環節產生的甲烷發生爆炸。
日常生活中會產生大量的的垃圾,最主要處理方式就是填埋。這個過程中,垃圾本身含的水、雨水等,就會逐漸滲出形成滲濾液,會形成二次污染,所以需要妥善的方法處理。
圖片來源于網絡
目前,處理滲濾液的一種主體工藝為生物法。滲濾液是一種高濃度有機污水,適宜微生物生長繁殖,生物法就是通過微生物的代謝分解有機物和毒物,把它們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往下,還可細分為好氧生物處理、厭氧生物處理以及厭氧-好氧組合工藝。好氧法處理過程中需要不斷通氣,讓微生物進行有氧呼吸,所以需消耗大量的能源。
厭氧法則是讓微生物進行厭氧呼吸,這個過程就會產生大量甲烷,也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散發臭味的氨氣、硫化氫等等。這種方法相比于好氧法,具有能耗小、污泥產生量少、對營養物要求低、產生可利用的能源-沼氣等優點。厭氧法與曾經大力推廣的沼氣池非常相似。
微生物的發酵過程需要一定的反應容器,一般實驗室使用的是不銹鋼的發酵罐,如下圖這個長的像高壓滅菌鍋一樣的裝置;產生的氣體會被收集起來,做進一步的分析和處理。
圖片來源于網絡
影響試驗過程的因素非常多。我們的生活垃圾很復雜,因此實驗產生的滲濾液成分和水量變化就非常大,產氣量變化也會非常大,很有可能發生處理系統承受不了巨大的沖擊負荷而崩潰的情況。甲烷、氨、硫化氫……這些氣體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濃度,就會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氣體。
我本人樓下的實驗室就曾出現過一次小型事故:一個裝有活性污泥的4升密閉塑料罐“炸”了。小小一個塑料桶存放多日后,里面的微生物代謝產生了大量氣體,但沒人注意到這個小桶的“膨脹”,直到小桶爆炸。實驗室的棚頂濺上了惡臭的污泥,可想爆炸的威力有多大。幸好這次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受傷,大家只是受到不小的驚嚇,但污染了整個實驗室,整個樓層彌漫著惡臭,損失也不小!
類似地,我們能看到很多沼氣池爆炸的新聞。
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科技日報》,有新聞稱是爆炸又導致了鎂粉桶起火。為什么實驗室里會有鎂粉呢?據《科技日報》采訪,某污水處理專家表示, “垃圾滲濾液的氨含量太高,鎂是用來與氨、磷酸根反應生成鳥糞石,從而達到脫氨的效果”。[1]
鎂粉受潮時容易自燃、自爆;正常情況下鎂粉密封儲存在桶里,是安全的。然而,劇烈燃燒時,鎂不僅能和氧氣、氮氣反應,還能和二氧化碳發生燃燒反應,這也可能是本次爆炸事故如此嚴重的原因之一。(鎂燃燒時,不能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而要使用砂子或干粉滅火器。)
此外,鎂粉作為一種十分危險的易燃物品,不應當大量地存在于實驗室附近。如果真的大量到用“桶”來裝,且因未密封而有爆炸風險,就明顯違反了實驗室安全管理條例。
每個學生進實驗室做研究之前,都應該好好學習實驗室安全手冊,因為這是一部前人的血淚史。一個疏忽,一個不小心,消失的可能就是鮮活的生命。
如果目前媒體披露的“處理過程先爆炸,再引燃鎂粉”情況屬實,那這說明實驗室有著相當嚴重的安全問題。一般情況下,實驗室是不應該存放大量易燃易爆或強氧化性試劑的,且二者應隔離存放;存放時,建議放于防爆箱內。但是很多實驗室對于固態危險品的存放是有漏洞的。
以中國農業大學的《實驗室安全手冊》為例。其中特別強調了鎂應注意保存方式。
實驗中的慘痛爆炸事故并非罕見。2010年,美國德州理工大學(TTU)的一個研究生在做化學合成時,遭遇爆炸事故,為此失去了左手的三根手指。2015年12月18日,清華大學化學系何添樓二層一間實驗室發生爆炸火災事故,一名正在做實驗的博士后當場死亡;北京安監局通報稱,事發時他正在用氫氣做實驗。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學生共用實驗室的現實條件下,有些學生安全意識高,操作水平高;也有人為了“方便、省事兒”心懷僥幸心理違規操作,給自身和同學們都埋下了隱患。雖然這一條條的安全規則繁瑣且枯燥,很可能實施起來非常“不方便”,但確實能有效的預防事故的發生。很多時候,事故可能就是由不經意的“小事兒”所引起。在此,果殼呼吁,學校也應加強管理,組織學生進行系統的安全知識學習,組織危險品事故的演習,定期進行安全檢查;老師和學生們要關注實驗室的安全,發現隱患及時解決。
[1]科技日報.垃圾滲濾液處理導致爆炸?北交大實驗室到底發生了什么?
[2]新京報.“清華實驗室爆炸”追蹤:博士后當時用氫氣做實驗
[3]U.S. Chemical Safety and Hazard Investigation Board. Texas Tech University Laboratory eXPLOSION.
[4] 吳莉娜, 涂楠楠, 程繼坤, et al. 垃圾滲濾液水質特性和處理技術研究[J].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4, 14(31):136-143.
為進一步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切實防范化解生物安全風險,近日,甘肅省農業農村廳和蘭州市農業農村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在我市已完成備案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畜牧獸醫系統、第三方檢測機構等單位二級實驗室生......
記者從懷柔實驗室新疆研究院獲悉:日前,由懷柔實驗室新疆研究院牽頭成立的油氣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創新聯盟成立。該聯盟旨在進一步加強有組織科研,共同構建跨學科、大協作的協同創新基礎平臺和組織體系,打造創新性......
......
10月22日,位于西部(重慶)科學城的金鳳實驗室舉行“2024年度科技成果發布會”,現場發布六大重點科技成果,涵蓋空間多組學技術及智算平臺、人工智能病理診斷及藥物設計優化、基于CMOS芯片測序儀及甲基......
10月11日,龍門實驗室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召開,聽取實驗室工作進展和下步工作計劃匯報,審議實驗室有關章程、組織架構及運營機制優化、科研項目管理、薪酬管理、資金管理等事項,對進一步做好實驗室建設運營工作提......
艾滋病檢測工作是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基石,在感染者的早期發現、準確診斷、治療效果評估、分子流行病學研究以及疫情流行監測工作中均發揮著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為進一步規范和提升我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的工作質量,保......
10月16日,中國國際商會商業行業商會實驗室技術專委會暨中國(焦作)實驗室技術裝配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焦作召開。中國國際商會商業行業商會會長曾亞非表示,組建實驗室技術專委會,成立產業創新聯盟,是國內......
“現代熱力學之父”開爾文有一條著名結論,“只有測量出來,才能制造出來”。計量被喻為工農業生產的“眼睛”和“神經”,是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基石,也是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的重要技術基礎。近日,記者跟隨市......
樓陽生在新一批省實驗室集中揭牌儀式上強調深化創新體制改革建設一流創新平臺打造硬核科技力量王凱出席10月16日,新一批省實驗室集中揭牌儀式在鄭州舉行。省委書記樓陽生出席并講話,省長王凱出席。樓陽生為中原......
2024年6月,為適應行業發展要求,提高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利民股份(002734)對發展戰略作出了調整。為了將這一戰略落地,重點建設了“生物合成”產品方向的合成生物學實驗室,對原石家莊高新區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