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葉酸缺乏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大家足夠的重視,但也不要盲目補充,否則葉酸過量了也會對身體有害。”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劉燕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的B族維生素。幾十年來,孕婦和準備受孕的婦女都被建議提前服用葉酸,以降低新生兒的某些出生缺陷風險,尤其可以在某種程度預防嬰兒的大腦和脊柱等重大出生缺陷。
業內通常認為,葉酸作為水溶性維生素在體內無法儲存,每天都需要補充,即使天天過量食用也無大礙。
不過,這一觀點在劉燕萍看來有些站不住腳。“血清葉酸水平受進食的影響顯著,而紅細胞葉酸則能反映一段時間內的葉酸營養狀況,這說明葉酸是可以在細胞內蓄積的,至少在紅細胞內是可以的。如果一段時間內過量補充葉酸會造成紅細胞葉酸濃度過高。”
那么,到底葉酸補充多少量合適呢?根據最新的《中國婦幼人群膳食指南》(2016)建議,備孕期即應開始補充葉酸,整個孕期應特別注意避免葉酸的缺乏。除了每天選擇攝入葉酸含量豐富的食物以外,還推薦了含葉酸400ugDFE/d的制劑來保底。
“一個國家的膳食指南,是綜合全民的營養現況給出的意見,具體到個體,則未必合適。”劉燕萍說,過多的葉酸攝入會干擾鋅的代謝,引起鋅的缺乏;還會增加某些腫瘤發生風險;還可能掩蓋血液中維生素B12缺乏的癥狀,影響貧血的診斷和治療。
以《中國婦幼人群膳食指南》中推薦的含葉酸400ugDFE/d制劑來說,制劑合成葉酸不同于自然食物來源的還原型葉酸,它屬于氧化型葉酸,具有穩定和吸收度高的優勢,它的吸收率是天然葉酸的1.7倍。
“所以,我們在計算葉酸當量(DFE)時,制劑葉酸的劑量應乘以1.7。假如我們成年人每天應該攝入400ug葉酸,選擇服用維生素藥片的話,則只需要含有235ug葉酸制劑就足夠了。”劉燕萍說。
此外,《中國婦幼人群膳食指南》還指出,夫妻雙方懷孕三個月前應該補充葉酸避免缺乏,推薦量為400ugDFE/d。
但問題是,誰能準確預測三個月后懷孕?“這就會導致夫妻雙方只要萌生要孩子的念頭,就開始補充葉酸制劑,如果再加上膳食來源的葉酸,實際獲得的葉酸量則超得更多。”劉燕萍告訴記者,《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量標準》中明確注明,葉酸的可耐受最高量是每天1000ug/d。
其實,一個合理飲食的人,從膳食中是能夠獲得充足的葉酸。但也有研究發現,我國南方人比北方人體內葉酸水平差不多高兩倍,其原因主要在于南方四季出產新鮮的綠葉菜,而在北方漫長的冬季則多以白菜、土豆和蘿卜為主。
不過,除了膳食的差別,人與人在補充葉酸上的個體差異還可能與基因有關。
研究發現,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FHR)的基因型不同,會造成葉酸代謝的巨大差異。MTFHR為CC型的人體內葉酸活化的能力正常,而CT或TT型的人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后兩者往往需要更多的葉酸攝入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采訪中,劉燕萍給記者打了個比方:如果一個南方女孩兒,葉酸代謝能力正常,平時愛吃蔬菜和肉類,偶爾還會吃點炒肝或鹵煮,她可能根本就不缺葉酸。但為了備孕,她仍然選擇“海淘”維生素來加強營養,這就會導致葉酸過量。
那么,人們如何才能知道需不需要補充葉酸呢?劉燕萍建議,應該去營養科門診咨詢專業的醫生。“通常醫生會先做個營養攝入的評估,同時進行一次空腹抽血,查一查是否貧血,還有血清葉酸和紅細胞葉酸的水平,必要時還可以做MTFHR的檢測,綜合上述結果醫生才會制定一個合理的膳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