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的增加, 對糧食的需求量越來越多, 而耕地面積卻由于諸多原因在日益減少。鹽脅迫是影響植物生長發育進而影響作物產量最重要的環境因素之一。植物激素乙烯作為一種重要的逆境脅迫激素,參與了多種生物和非生物的脅迫反應。
郭紅衛課題組一直致力于研究乙烯在植物生長和逆境脅迫中的作用機制。他們最新的研究發現用乙烯氣體或乙烯合成前體ACC預處理植物都能顯著增強對鹽脅迫的耐受性;高濃度的鹽處理可以通過促進兩個F-box 蛋白EBF1/EBF2蛋白的降解,從而促進乙烯信號通路中的兩個核心轉錄因子EIN3和 EIL1的蛋白積累,并且首次發現了一條不依賴于乙烯上游信號開關EIN2 而調節EIN3蛋白穩定性的途徑。
進一步通過基因芯片分析、體外EMSA及體內ChIP實驗,鑒定了一批鹽脅迫條件下EIN3/EIL1的靶標基因,Salt-Induced /Repressed EIN3/EIL1-Dependent Genes(SIEDs/SREDs)。對這些EIN3靶標基因進行遺傳學研究,發現5個脅迫相關轉錄因子和一個可能感應氧化還原勢的多肽參與介導了乙烯對鹽脅迫的耐受性。同時,還發現EIN3上調了一組過氧化酶PODs(peroxidases)的基因表達,增強了POD酶的活性,并協助清除鹽脅迫產生的活性氧(ROS),從而增強了植物對鹽脅迫的耐受性。
該項研究首次深入而全面地揭示了乙烯增強植物對鹽脅迫耐受性的分子機制,對培育耐鹽作物品種、提供作物抗逆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相關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PLOS Genetics雜志上 (Salt-Induced Stabilization of EIN3/EIL1 Confers Salinity Tolerance by Deterring ROS Accumulation in Arabidopsis)。郭紅衛課題組的博士后彭金英博士和李中海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工學院朱懷秋教授課題組在芯片數據統計分析方面提供了很大幫助。該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及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基金資助。
植物激素乙烯增強植物對高鹽脅迫耐受性的分子機制
基因組編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動了作物改良,但以DNA形式遞送基因編輯工具的方式存在外源DNA整合風險和脫靶效應。近年來,無外源DNA殘留的基因組編輯遞送技術備受關注。盡管基于核糖核蛋白的遞送策略在......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王二濤團隊在植物區分共生與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建立了植物特異識別共生與病原微生物的分子信號框架。1月24日,相關研究發表于《細胞》。植物的根系......
12月24日,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標準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會議由中國綠色食品協會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與綠色農業與食物營養專業委員會承辦,旨在研討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方法標準,推動植物奶產業......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侯興亮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繆巖松合作,在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下,通過合作研究揭示了相分離在植物開花過程中的具體調控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歐洲分子生......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恢復生態學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下,以我國西沙群島的熱帶珊瑚島為對象,研究揭示了植物入侵影響熱帶珊瑚島土壤碳庫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生物多樣性》......
11月13日,《中國科學報》從中國石化獲悉,天津南港120萬噸/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產業集群項目已于11月11日一次開車成功,并產出合格產品。項目投產后每年可為下游提供400萬噸高端化工產品和精細化......
植物如何調控生長發育、適應環境變化?因其被《科學》雜志列入125個人類未知的重大科學問題之中,而備受學界關注并持續開展研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遺傳發育所)青年研究員王冰團隊等通過合作研......
巖石水在地球關鍵帶發揮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關注。不同生境土壤和表層巖溶帶是如何影響植物蒸騰的,目前尚不清楚,沒有研究從植物水分獲取和耗散連續體的角度定量分析植物對不同生境及干旱的響應。基于根系和葉片的生......
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獲悉,該園宏觀進化研究組(下稱“研究組”)研究人員分別在被子植物大科豆科和石松科的系統分類研究中,發表勐臘豬屎豆和厚葉石杉兩個新種。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植物系統分類學......
9月4日,華中農業大學棉花遺傳改良團隊在《先進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其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開發出基于CRISPR/dCas13(Rx)的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以往對植物中m6A功能分析研究,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