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首次在學校試點在線實時監測PM2.5。昨天,記者從北京市衛生監督所獲悉,北京將建立學校教室內空氣質量信息數據庫和監測預警系統,屆時該系統將為衛生部門決策提供基礎信息,衛監、疾控部門將和教委、學校聯動,防控空氣傳播性疾病的播散。
目前,衛生監督部門已初步在西城區和朝陽區選取了兩所學校,在操場、教室等地試點安置了10個監測點,其中包括2個室外監測點和8個室內監測點。
多項指標納入實時監測
北京市衛生監督所學校衛生監督科副科長金艷伶介紹,試點將借助物聯網等科技手段,對學校教室內的空氣質量進行實時監測,并實時傳輸數據與預警。試點將采用自動監測和人工監測相結合的方法,納入二氧化碳、甲醛、一氧化碳、PM2.5、PM10,以及細菌總數、嗜肺軍團菌等各項指標。
據悉,該監測數據為實時采樣,將參照氣象局監測數值,用于及時發現問題。如馬上到來的冬季采暖季,可能會面臨室內二氧化碳超標,一旦出現,學校監測到后就會立即開窗通風。
據悉,此次全市試點,要初步掌握學校室內空氣質量現況,了解學校室內空氣中的主要污染物種類及變化趨勢,分析影響學校教室內空氣傳播性疾病播散的主要因素,提出可行的防控措施。
教室PM2.5限值有望制定
市衛監所稱,學校教室具有學生停留時間長、人群密度大等特點。因此建立學校室內空氣質量監測預警體系,制定干預措施,減少室內空氣傳播性疾病對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是今后學校衛生監督的重點。
金艷伶表示,PM2.5標準值目前只有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室外標準,室內標準尚屬空白。今后希望通過試點監測,意在慢慢摸索制定出適合室內的PM2.5的限值。“比如遇霧霾天氣時,學生是應該室內鍛煉還是室外鍛煉,怎樣才最科學。”
記者從朝陽區衛監所了解到,該轄區芳草地學校作為試點校之一,已安裝了空氣質量在線監測設備。該監測將一直持續到2015年7月,期間朝陽區衛監所將對試點學校監測數據收集整理,并根據干預措施及成果在全區學校進一步推廣。
安徽省政府近日召開皖北六市空氣質量提升攻堅部署推進會議,副省長孫勇主持會議并講話。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以非常之策,下非常之功,著力扭轉皖北六市大氣污染防治被動局面,提升人民群......
2023年,對北京市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來說,是極為不易的一年。這一年,正值氣候周期轉換、氣象條件整體不利,同時又遭遇了多次外來沙塵影響,且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為近十年來之最,影響空氣質量的外在因素形勢嚴峻......
2020年“兩會”期間,生態環境部提出“注重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因時因地因事采取適宜策略和方法,有針對性地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十四五”以來,大氣污染治理面臨新的形勢和挑戰,實現空氣質量改善......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23年11月和1—11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一、總體情況11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2.5%,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較2019年同期......
為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國務院近日印發《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其中要求以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以減少重污染天氣和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大氣環境問題為重點,以降低細顆粒物(......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務院新聞辦11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日印發的《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對大氣污染防治重點......
空氣始終影響著人類的健康和我們生活的世界。近日,國務院印發《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提出十大具體計劃,這是繼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8年《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后,第三份空......
空氣始終影響著人類的健康和我們生活的世界。近日,國務院印發《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提出十大具體計劃,這是繼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8年《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后,第三份空......
2023年10月16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10月下半月(16—31日)全......
污染源清單是空氣質量數值預報最重要的輸入數據之一,是影響預報準確率的關鍵因子。傳統自下而上源清單由于需要收集的信息量大、制作成本高,難以快速更新,往往需要1年以上才能更新一次,其不確定性在我國大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