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非機動車到機動車,行車規范仍將是北京今年交通治理重點工作之一。今天上午,市交通委解讀2023年交通工作計劃時透露,今年北京將試點在外賣、快遞電動自行車上加裝芯片,引入新技術實時監測車輛行動軌跡,提高違法行為主動發現能力。
在強化非機動車治理方面,本市將推動修訂《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增加騎乘人員佩戴頭盔等內容。加強電動自行車全鏈條管控,加快“一車一池一碼”示范應用,開展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專項治理行動。同時,強化快遞、外賣行業用車管理。完善交通違法通報制度,督促快遞、外賣、即時配送等企業建立交通違法臺賬。在外賣、快遞電動自行車上試點加裝芯片,引入新技術實時監測車輛行動軌跡,提高違法行為主動發現能力。
2021年市公安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違規電動三四輪車管理的通告》,設置過渡期到今年年底,今年交通部門將落實好通告要求,制定管理工作措施,完成違規電動三、四輪車年底前全面退出的既定目標。
強化摩托車治理方面,本市將在重點時段、重點路段加強現場執法,擴大非現場執法設備覆蓋面,研究優化通行管理政策。保持對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的高壓嚴管態勢。突出查處“黑車”、兩客一危、超載超限等違法行為,全力維護首都交通運輸環境秩序。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牽頭組織的《器官芯片通用術語》(T/CSB0003-2024)、《器官芯片腸》(T/CSB0004-2024)和《器官芯片肝》(T/CSB0005-2024)三項團......
4月25日,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發布一款50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芯片“驍鴻”,刷新國內超導量子比特數量的紀錄。50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芯片“驍鴻”。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
近日,該實驗室研究團隊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合作,在國際上首次研制出氮化鎵量子光源芯片,這也是電子科技大學“銀杏一號”城域量子互聯網研究平臺取得的又一項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
4月18日,記者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量子實驗室獲悉,近日,該實驗室研究團隊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合作,在國際上首次研制出氮化鎵量子光源芯片,這也是電子科技大學“銀杏一號”城域......
3月31日,源自清華的創新企業無問芯穹在上海舉辦“多元計算·泛在鏈接”AI算力優化論壇暨產品發布會,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長聘教授、無問芯穹發起人汪玉攜聯合創始人團隊首次集體公開亮相,并發布“無穹Infi......
在上海地鐵人民廣場站的2023巾幗創新領軍人物展示屏上,有一位上大女教授的綽綽身影。她笑容親切、眼神明亮,女性智慧的光芒在她身上熠熠生輝,她是上海大學微電子學院的周婷教授。從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到......
半導體產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如今已經高度市場化、國際化。美國和中國分別是全球最強的芯片技術國和最大的芯片消費國,在市場經濟和產業分工下本應互為重要的合作伙伴。然而,在美國芯片制造業持續外流的背景下......
當前,人工智能(AI)正在全球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各國都在緊鑼密鼓地布局人工智能產業。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提交了一份關于AI時代精準支持芯片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希望助力......
陀螺儀是一種能夠精確確定運動物體方位的儀器,是在現代航空,航海,航天和國防工業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慣性導航儀器。如今在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機器人、軌道交通等民用領域,激光陀螺儀也成為高精度測量和定位的重......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上海理工大學光子芯片研究院院長顧敏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光機所)研究員阮昊、上海理工大學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教授文靜等合作,在存儲領域突破光學衍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