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北京市正式印發生態保護紅線。根據劃定范圍,北京市生態保護紅線面積4290平方公里,占市域總面積的26.1%。
生態保護紅線是指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根據原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的技術規定,市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劃定了北京市生態保護紅線。
北京市生態保護紅線面積4290平方公里,占市域總面積的26.1%。生態保護紅線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山區,包括以下區域: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的生態功能重要區、水土流失生態敏感區;市級以上禁止開發區域和有必要嚴格保護的其他各類保護地,包括: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風景名勝區(一級區)、市級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森林公園(核心景區)、國家級重點生態公益林(水源涵養重點地區)、重要濕地(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大清河、薊運河等五條重要河流)、其他生物多樣性重點區域。保護范圍呈現“兩屏兩帶”格局。“兩屏”指北部燕山生態屏障和西部太行山生態屏障;“兩帶”為永定河沿線生態防護帶、潮白河-古運河沿線生態保護帶。
按照主導生態功能,全市生態保護紅線分為4種類型:
水源涵養類型,主要分布在北部軍都山一帶,即密云水庫、懷柔水庫和官廳水庫的上游地區。
水土保持類型,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山一帶。
生物多樣性維護類型,主要為西部的百花山、東靈山,西北部的松山、玉渡山、海坨山,北部的喇叭溝門等區域。
重要河流濕地,即五條一級河道及“三庫一渠”等重要河湖濕地。
北京市生態保護紅線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各類開發活動,嚴禁任意改變用途,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后,只能增加,不能減少。下一步,北京市將組織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地方立法,建立健全責任體系、監測評估、監督考核、政策激勵等制度,保障生態保護紅線落地實施、嚴格執行。
4月2日,《新聞聯播》報道了經濟發展、商業航天、數字中國建設、灣區經濟以及生態保護、能源等領域的新進展、新成績,同時結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公布的利好消息、假期出行數據等資訊,在這個春天......
2023年11月20日,亞洲開發銀行(以下簡稱亞行)執董會批準了湖北黃岡大別山生態保護和近零碳綠色發展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3.89億歐元,其中亞行提供約1.90億歐元(2億美元)主權貸款,國內配套資金......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征集2024年度自然資源標準制修訂工作計劃建議的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然資源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部其他直屬單位,各派出機構,部機關各司局,有關全......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振興司在安徽省黃山市召開全國生態綜合補償工作現場會。會議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的重要部署,系統總結多年來補償機制建設的成效和經驗,交流探討生態綜合補償工作推動的......
在盛夏時節走進運城鹽湖,幸運的游客可以看到阡陌縱橫的鹽畦在陽光下七彩斑斕,巨大的鹽湖仿佛一個天然的調色盤。山西省運城市鹽湖生態保護與開發中心主任孫冬青解釋,得益于2020年退鹽還湖的相關政策,古老的鹽......
4月15日,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舉辦高端學術論壇等系列學術活動,紀念學院建院30年。記者從活動現場獲悉,經過30年的發展,該學院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水土保持人才和成果的搖籃。據了解,北京林業大學(原北......
在遠安沮河濕地公園棲息的中華秋沙鴨舒仁慶攝從湖北省宜昌市林業和園林局獲悉,該局在不久前結束的冬季鳥類調查中,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鳥類3種,分別是中華秋沙鴨、黑鸛、青頭潛鴨,數量共294只,數量同比增長了......
2022年是極為重要的一年,是我國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一年。全國空氣質量指標在歷史性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第一階段過渡值后,空氣質量繼續......
橫跨岷山、秦嶺等山系,海拔高差近6000米,在大熊貓國家公園中,不僅生活著1340只野生大熊貓,還分布有川金絲猴、紅豆杉、珙桐等野生動植物8000余種,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熱點地區之一。自去年10月正......
科技部關于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科發社〔2022〕278號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河南省、四川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為深入貫徹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