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創新中心在亦莊正式完成實體化注冊,標志著創新中心工作正式步入正軌。
“沉下心做火箭工程研制、撲下身抓共性技術服務、扎下根創良好產業生態,力爭到2026年完成共性技術平臺一期建設,對外提供技術服務能力。”北京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2月3日,北京市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創新中心(籌)揭牌落地亦莊。這是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和經開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生動實踐。同時,這也是北京經開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未來產業的又一有力舉措。
創新中心做什么?以什么為主體來建設?“面對如何聚合新型舉國體制,發揮創新主體作用,加快推動北京可重復使用火箭研制,半年來,我們一直在思考、研究、論證這兩個問題,到今天,我們有了答案。”該負責人表示,創新中心將聚焦可重復使用商業火箭的創新研制和推動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從可重復使用火箭工程研制統籌、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共性技術平臺搭建、優質生態體系構建等維度展開工作。“我們希望將創新中心打造形成可重復使用火箭領域技術協同攻關平臺、行業資源整合配置樞紐、機制改革創新試驗田與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器。”
“在創新中心的運營模式上我們也摸索出了一條新路。”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創新中心以可復用火箭創新中心公司為主體開展工作,而可復用火箭創新中心公司創設階段有四家股東單位,包含一家國資產業平臺公司北京亦莊星箭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及三家亦莊主要商業火箭企業,股份占比分別是7:1:1:1。“對標創新中心的重點建設內容,火箭企業主要負責推動型號研制,而平臺公司通過組建專業團隊,負責共性技術研發及產業生態構建。”未來,我們還將引入第二批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院所加入股東團隊,進一步夯實北京可重復使用火箭產業發展陣地。
“隨著首期實繳注冊資金5千萬元的可復用火箭創新中心公司注冊成立,在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和經開區市區兩級的共同支持下,創新中心的工作正式啟航。”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攻關突破可重復使用火箭共性關鍵技術、搭建面向行業的共性技術服務平臺、完善可重復使用火箭生態體系、推動火箭發射審批流程便利化及提供高效發射服務、整合資源保障更充足的商業發射工位……可重復使用火箭是一項需要集中投入的系統工程,面對當前和今后航天強國建設對市場化新動能的緊迫需求,我國可重復使用火箭產業鏈生態體系尚未完善,企業各自為戰難以滿足可重復使用火箭創新發展需求,而創新中心在探索和推動的就是商業航天多工程并行研制和星箭協同發展的有益模式。
瞄準當前可重復使用火箭產業面臨的亟需解決的問題,創新中心將集中加大專項投入,加強組織保障,加強能力建設,整合資源推動火箭型號研制和共性試驗、共性制造等平臺建設,開展創新研發、成果產業化、孵化平臺、人才培育等工作,更好滿足可重復使用火箭創新發展需求,加速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供給能力和產業化進程。在技術層面,創新中心將重點圍繞行業共性卡脖子技術領域,切實推動可重復使用火箭核心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前沿技術的創新突破,并統籌跟進調度液氧甲烷、液氧煤油等多型商業可重復使用火箭和液體發動機的研制,積極對接衛星發射需求,形成重要力量支撐。在統籌能力層面,創新中心將重點建設可重復使用火箭領域共性技術前沿技術研發能力,商業航天服務模式與機制創新能力,協調共享試驗、共享智能制造平臺與共享制造工廠等能力,構建優質產業創新生態體系能力,同時致力于統籌資源提升行業服務,形成集創新牽引、公共測試、制造服務、產業孵化、投融資和人才建設于一體的支撐行業發展的創新中心,全面提升我國商業火箭的全球競爭力。
當前,北京經開區緊抓發展新質生產力機遇,全面布局六大未來產業,其中的20個未來產業細分領域中9個已經具備較好發展基礎,商業航天就是其中之一。在北京經開區聚集了80余家航天企業,商業火箭整箭研制企業數量占全國75%以上。藍箭航天、中科宇航、星河動力、星際榮耀、九州云箭等企業都在可重復使用火箭的研發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不久前,藍箭航天可重復使用火箭朱雀三號剛剛迎來了突破性進展——朱雀三號VTVL-1試驗箭成功完成十公里級垂直起降返回飛行試驗,實現了國內首次液體發動機空中二次點火,標志著我國商業航天在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隨著創新中心的建設,可重復使用火箭研制進程將進一步提速,我們爭取2026年能實現商業航天可重復使用火箭的首飛。”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已有28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獲得談家楨生命科學獎成就獎。有我國生命科學“諾貝爾獎”之譽的2024年度第十七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頒獎典禮10月9日在沈陽藥科大學舉行。第十七屆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
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的可持續交通體系,是支撐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領域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10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北京市政府在京舉行揭牌儀式,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正式升級為“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作為國內引領具身智能技術突破與產業協同的關鍵平臺,創新中心升級后將......
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有關要求,近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聯合印發《北京市加力支持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以下......
10月10日,北京市教委公示2024年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名單,7所高校申報的本科和碩士聯合培養項目上榜。此次高校合作辦學大多聚焦新工科、新農科等專業方向,主打培養復合型人才。7所高校申報的中外合作......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新材料中試平臺建設指南(2024—2027年)》(工信部聯原〔2024〕181號,以下簡稱《建設指南》)。為做好《建設指南》貫徹實施,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于印發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創新任務揭榜優勝單位名單的通知。原文如下:工信廳聯科函〔2024〕35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
9月30日,北京農業食品合成生物創新中心項目啟動會召開。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顧瑾栩,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二級巡視員張平,保利集團總經理助理、保利中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安勝杰;平谷區委書記唐海龍......
近日,一批重點電網工程近期陸續投運,包括兩項220千伏工程和4項110千伏工程,有效提升北京電網整體供電能力,助力首都區域經濟發展與產業經濟提升。據了解,近期投運的這批重點電網工程主要分布在朝陽、海淀......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關于開展北京市第一批第一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項目績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各相關企業:根據《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財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