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2-14 12:01 原文鏈接: 北京:大氣治理目標今年要實現“雙降”

      《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行動計劃》正式發布,今年北京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有了路線圖。今年的行動計劃,繼續將三年滑動平均值納入年度考核目標,即除了PM2.5年均濃度繼續下降,三年滑動平均濃度也要同步下降。根據計劃,今年要組織開展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評估及新一輪PM2.5精細化源解析工作。還將研究臭氧污染形成機理、PM2.5和臭氧協同減排技術路徑等工作。

      2020年,北京將盡最大努力改善空氣質量。全市、各區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三年滑動平均濃度力爭繼續下降。另外,今年北京將開展新一輪PM2.5精細化源解析和臭氧污染形成機理等研究。

      昨日,《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行動計劃》正式發布,今年北京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有了路線圖。

      “三年滑動平均值”納入年度指標

      今年的行動計劃,繼續將三年滑動平均值納入年度考核目標,即除了PM2.5年均濃度繼續下降,三年滑動平均濃度也要同步下降。

      三年滑動平均值,即取2018年至2020年三年平均值和2017年至2019年三年平均值作比較。

      2019年北京市大氣年度治理目標中,首次加入三年滑動平均值的考核目標。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陳添此前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北京用PM2.5三年滑動平均值來評價空氣質量,能最大程度將氣象條件影響降低,以體現“人努力”的成分,這也是國際上通行做法。他認為,不管評價方式和氣象條件如何變化,減排是硬道理。

      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用三年滑動平均值作為科學評價指標,有利于抵消年際之間的氣象因素影響。有時用單獨的年均值考核大氣治理,大家會覺得上一年好,這一年不好了,是不是這一年大家松懈了?其實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研究新一輪PM2.5精細化源解析

      行動計劃提出,今年要組織開展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評估及新一輪PM2.5精細化源解析工作。PM2.5源解析就是分析PM2.5究竟從哪兒來。

      2018年5月,北京發布最新一輪PM2.5源解析。研究表明,全年PM2.5主要來源中本地排放占三分之二,區域傳輸占三分之一。隨著污染級別增大,區域傳輸貢獻上升,重污染日區域傳輸占55%-75%。北京市本地大氣PM2.5來源中,移動源、揚塵源、工業源、生活面源和燃煤源分別占45%、16%、12%、12%和3%。

      從2018年至今,隨著治理措施不斷深入,本地污染來源和結構發生變化。比如,北京市燃煤污染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因此,開展新一輪PM2.5精細化源解析是必然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創新方面,今年北京還將研究臭氧污染形成機理、PM2.5和臭氧協同減排技術路徑等工作。在區域聯防聯控方面還提到,房山、大興、通州等區與鄰近省市相關地區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協調解決跨區域大氣環境問題。延慶區與河北省張家口市加強對接協作,共同做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

      工作不力等嚴格追究責任

      今年的行動方案對空氣質量排名靠后的區,提出了具體要求。

      根據行動方案,今年,東城區、西城區、通州區將創建城市精細化治理示范區,加快轄區空氣質量改善。

      2019年全年空氣質量顯示,全市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新低。2019年全年,各區PM2.5濃度在34-46微克/立方米之間,均同比下降,通州、東城、大興、西城等區濃度較高。東城區和西城區PM2.5年均濃度均為44微克/立方米,通州區該數據為46。

      揚塵將繼續推進精細化管控,今年各區降塵量控制在6噸/平方公里·月左右。繼續強化聯合懲戒、閉環管理,加大執法處罰力度,嚴厲整治渣土車違法違規運輸。

      行動計劃提出,今年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任務落實情況將納入市政府績效管理體系,并作為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重點。對因工作不力、行政效率低下、履職缺位等導致未完成目標任務的,嚴格依紀依規追究責任。

      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戰2020年行動計劃部分措施

      空氣質量目標

      本市、各區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三年滑動平均濃度力爭繼續下降。

      東城區、西城區、通州區創建城市精細化治理示范區,加快轄區空氣質量改善。

      東城區、西城區PM2.5年均濃度達到全市平均水平,各街道粗顆粒物(TSP)、PM2.5濃度排名退出全市后30名。

      通州區PM2.5年均濃度改善幅度超過全市平均水平。

      打造揚塵精細化管控示范區

      實施道路深度保潔,東城區、西城區、城市副中心各類道路(含背街小巷)嚴格落實清掃保潔一級標準,道路塵土殘存量不高于10克/平方米

      東城區、西城區提高綠色施工標準,房屋建筑施工實現軟質圍擋全包圍,條件允許的工地實現密閉化施工。提升人行步道、胡同、露天停車場、公園人行道清掃保潔水平。推廣屋頂清潔,組織各街道每季度開展屋頂清潔,對有條件的建筑開展屋頂綠化。

      通州區嚴格按照建筑工程揚塵治理有關要求,加大執法處罰力度,強化對揚塵違法行為主體的聯合懲戒,加強對重大工程揚塵違法行為的監管處罰。做好拆遷騰退土地再利用前的苫蓋、圍擋等工作。

      交通領域污染物減排

      通過采取調整交通運輸結構、大力推進車輛電動化、加快淘汰老舊車、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等措施,全市交通領域污染物排放量力爭比2017年減少30%。

      焦點

      交通領域污染物今年要比2017年降30%

      根據北京此前PM2.5來源解析,本地大氣PM2.5來源中,移動源、揚塵源、工業源、生活面源和燃煤源分別占45%、16%、12%、12%和3%。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于建華此前表示,從當前北京大氣主要污染物PM2.5來源看,本地來源中移動源污染排放占比最大,達45%,在移動源當中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占比達64%,所以說機動車排放污染一直是重點治理對象之一,其中重型柴油車又是重中之重。

      根據行動方案,今年北京大氣治理,將聚焦重型柴油車,推進移動源低排放化,將力爭實現全市交通領域污染物排放總量比2017年減少30%。

      治理措施方面,新車將全面實施國六(B)排放標準,在用車加快電動化,新能源車保有量達到40萬輛左右。嚴格執行國三標準柴油貨車全市域限行、非道路移動機械低排區等政策。

      今年全年,要完成150萬輛次以上重型柴油車檢查,精準入戶檢查重型柴油車,強化自備油庫油品質量執法并溯源查處。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布實施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同時,逐步推進非道路移動機械規范化管理。

      據悉,《北京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將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這項法規是京津冀立法協同項目,京津冀三地將協同發布實施防治條例,也將聯合開展執法檢查。

      數說

      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

      今年北京水環境質量目標任務為推進水環境質量改善,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達到或優于Ⅲ類水體斷面比例穩定達到24%以上,劣Ⅴ類水體斷面比例穩定下降到28%以內。強化城鎮生活污染治理,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超90%

      保障土壤環境安全,全市及各區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達到90%以上。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按計劃推進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開展市控監測網土壤環境監測。


    相關文章

    北京化工大學回應“學院院長被指騷擾教師”

    近日,網傳北京化工大學一名教師的丈夫在微信群里控訴該校一學院院長賈某某騷擾自己妻子一事引發廣泛關注。10月22日,北京化工大學在微博發布情況通報:近日,網傳我校教師王某某丈夫使用王某某微信賬號在工作群......

    北京:GDP增長5.1%

    10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今年前三季度北京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723.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1%,比上......

    北京最新中考改革政策發布!初中學業水平分成這三類

    今日,在北京市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改革新聞發布會上,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李奕介紹了《關于深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改革的實施意見》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01、總體考慮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七屆五次全委會召開

    8月21日,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市基金委)七屆五次全委會召開。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市基金委主任張繼紅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宇蕾主......

    BCEIA2023第四屆青年分析科學家論壇:推動分析化學前沿領域的新發展

     2023年9月6日-8日,第二十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23)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幕。同期會議——青年分析科學家論壇是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

    生命生活健康面向綠色未來2023BCEIA隆重開幕

        2023年9月6日,第二十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23)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新館)隆重開幕。會議將繼續秉承“分析科學創......

    北京市發布16條措施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發展

    8月2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圍繞支持外資研發中心提級擴容、支持開展高水平科技創新、提高研發便利化水平、加......

    共50條|首都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聚焦優勢賽道突破“卡脖子”難題

    近日,北京發布《關于進一步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該行動方案明確了5個方面50條具體工作任務,為首都高質量發展新突破提供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最高5000萬擴容支持北京加快外資研發激勵、促進科研儀器開放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中提到,要吸引外資研發中心在京落地集聚,根據其在引入國際創新資源、擴大開放合作等方面的綜合評估結果,給予最高不......

    2023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開始提名!

    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根據《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的精神,按照《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及《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的規定和要求,2......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