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接力棒
——在北京大學2024年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作為一名北大人,就要有北大魂、中國魂,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塑造自己,樹立遠大志向。
在23位“兩彈一星”元勛中,有12位北大校友,他們為推動國家科技發展、民族自立自強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剛剛離開我們的老學長、“兩彈一星”元勛周光召先生曾說:“一個民族要在精神上站立起來,必須要有自信,必須要有偉大的科學家和重大的發明來提升整個民族的精神和自信心。”不久前,我到青海看望校友時,見到了你們的幾位學長,他們選擇扎根西部、奉獻基層,在“兩彈一星”元勛們奮戰過的土地上,傳承北大人心系人民、報國為懷的榮光,令我非常感動。
再過不久,新中國將迎來75周年華誕。在這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年份入學,是值得大家銘記一生的。作為北大學生,一定要有“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你們的領域勤奮耕耘、刻苦鉆研,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國求學,不辜負黨和國家的期待,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
上個月,生命科學學院鄧宏魁教授榮獲2024年未來科學大獎。在過去20多年里,他和團隊一直致力于“細胞重編程”研究。在這一領域,英國和日本的科學家均作出了諾貝爾獎級的成果。鄧宏魁教授進一步發展了化學小分子技術,相比傳統方法更加簡便、精準、可控,極大增強了臨床應用性,突破了再生醫學發展中的底層技術“瓶頸”,他也被同行稱作“干細胞領域的魔法師”。他曾說:“這么多年,我的好奇心沒有變、激情沒有變,我覺得做科學,這是比較重要的。”對真理的追求、對科學的熱愛,正是大家不斷創新、取得突破所需要的寶貴品質。
當前,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刻影響下,學科交叉融合不斷深化,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大規模應用,知識的獲取和傳授方式、教與學的關系都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希望大家主動適應新科技帶來的新范式,注重對思維方法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既要打牢基礎,做到專業精深,也要廣泛涉獵,擁有廣博學識,還要開闊國際視野,學習不同文明的優秀成果。
進入北大是你們勤奮學習的階段性成果,但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今后的路還很長。在北大,每一位同學都很優秀,這是大家相互切磋、共同進步的有利條件,但學習環境、學習方式的變化也會帶來新的挑戰。未來,你們的人生之路不盡相同,但只要不懈奮斗,每一條路都各有精彩。北大是兼容并包的,學校鼓勵大家多元發展,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只要你們在所熱愛的領域堅持不懈地努力,提高自身、超越自我,就會綻放出自己的獨特光彩。
強健的體魄、堅韌的意志,是人生之路行穩致遠的關鍵。今年7月,北大師生赴新疆喀什地區展開科考實踐,登頂海拔7546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這些老師同學多數不是專業的登山隊員,但他們頑強拼搏、奮勇向上,成功抵達了雪山之巔。“德才均備、體魄健全”是北大的育人理念,希望大家在完成好學業的同時,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強身健體、磨礪意志。
未來的征途中,團結協作與奉獻精神同樣至關重要。前不久,北大學生辯論隊獲得華語辯論世界杯總冠軍。這支隊伍由來自7個院系的同學組成,他們通過無數次的討論與磨合,坦誠溝通、取長補短,最終在賽場上默契配合,摘得桂冠。希望大家在學習生活中友愛互助、樂于奉獻,以“小我”成就“大我”,把青春的音符譜寫成交相輝映的協奏曲。
同學們,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在最燦爛的青春歲月,你們踏入了北大校園,傳承著一代代北大人的光榮與夢想。我衷心祝愿同學們心懷與國家同向同行的遠大理想,探索充滿新知的前沿領域,保持昂揚向上的信心斗志,跑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接力棒,在民族復興的宏偉征程上寫就青春的華彩篇章!
謝謝大家!
據首都醫科大學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首都醫科大學召開教師干部大會,宣布校長調整,吉訓明任首都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饒毅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職務。首都教育微信公眾號顯示,吉訓明出生于......
據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消息,2024年10月11日15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東校區理化大樓東三報告廳召開全校教師干部大會。會議宣布: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央候補委員常進院士(844校友)履新接任中國科......
日前,中央批準:常進同志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包信和同志不再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職務。10月11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召開教師干部會議。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彭金輝同志到會宣布中央決定并講話......
日冕作為太陽最外層大氣,其磁場是日冕加熱和空間天氣災害最主要的能量來源。但由于日冕磁場較微弱,各國科學家對于如何開展磁場測量始終未取得太大突破。北京大學教授田暉研究團隊及其合作者通過創新研究方法,在國......
編譯|卜金婷田瑞穎美國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UMD)校長DarryllPines近日麻煩纏身。有媒體報道,Pines在2002年和2006年發表的論文中大量抄襲他人作品且未注明出處。其中,他于2002年......
近一周以來,蘭州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三所“雙一流”高校分別迎來新校長。值得一提的是,三名新任校長均由外校調入。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北電力大學校長楊勇平升任蘭州大學校長,大連理工大學......
據微言教育公眾號消息,9月27日,教育部人事司在中國礦業大學宣布了教育部黨組的任免決定,趙宏偉同志任中國礦業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宋學鋒同志不再擔任中國礦業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職務。教育部人事司主要負......
日前,中央批準:楊勇平同志任蘭州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黨委副書記;嚴純華同志不再擔任蘭州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職務。9月21日,蘭州大學召開教師干部會議。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彭金輝同志到會宣布中央決定并講話......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李晨陽一轉眼,已經10年了。看著發表在《自然-合成》上的研究工作,雷曉光心中的自豪油然而生:那個天然產物合成領域的“巔峰難題”“終極挑戰”,終于被他們攻克了。10年前,35歲的雷......
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三伏光陰過,初秋氣象新。今天,因為你們的到來,巍巍學府朝氣蓬勃,秋日校園熠熠生輝。在此,我謹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考取天津大學的13279名青年學子表示誠摯的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