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消化和呼吸疾病
選擇動物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結果的準確性。
兔、羊、豚鼠:草食動物,與人類消化系統迥然不同,不能選擇。
犬:消化系統發達,與人類消化過程相似,宜于慢性實驗。
豬:呼吸、泌尿、血液系統與新生人相似,適于營養不良癥,鐵、銅缺乏。
大鼠:無膽囊,適宜收集膽汁實驗(馬同),及肝切除。
胰腺炎:可用幼年雌性小鼠造成膽堿缺乏,誘發出血性胰腺炎。
兔:甲狀腺功能研究。
犬:甲狀旁腺位置固定,位于甲狀腺表面。甲狀旁腺切除,而保留甲狀腺功能。
嘔吐實驗:常用貓、犬、雪貂、鴿、猴等。
草食動物不易發生嘔吐反射。
維生素C研究:豚鼠。
慢支:猴最合適,氣管腺數量較多,且至三級支氣管中仍有存在。
豚鼠:適于結核和白喉研究,對結核桿菌、白喉桿菌很敏感。
大鼠:肺水腫,肺纖維化,矽肺。
鴨:人乙肝模型,用于藥物篩選和藥效學研究。
五、神經系統:
據動物神經系統特有的特性而選擇。
沙鼠:基底動脈環后交通枝缺損。
DBA/2N:35日齡,聽源性癲癇發病率100%
C57BL/KalWN:先天性腦積水。
嗎啡:高原鼠、兔不敏感,可用于神經系統方面研究
小鼠、貓:中樞興奮
犬、兔、猴、大鼠、人:中樞抑制
兔:減壓神經對心臟等的作用。
犬、貓:神經系統發達。
六、泌尿和內分泌疾病:
糖尿病:大鼠、兔、犬等,人工摘除胰腺復制。
老年 A系小鼠:腎臟病多發可進行相關疾病研究
SWR系小鼠:6—10月齡常發糖尿病可進行相關疾病研究
七、放射學實驗研究:
常用大小鼠、沙鼠、犬、豬、猴等。不同動物對射線敏感程度差別大
八、微生物:
動物種類較多小鼠、大鼠、沙鼠、豚鼠、地鼠、兔、犬、猴、貓等。
A系小鼠:對麻疹病毒非常敏感。
兔:對許多病毒和致病菌非常敏感(狂犬病、天花、腦炎等)。
裸鼠:易感染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免疫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