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的發展需要大量的技術和實施成本,主要體現在精準醫療和大數據相結合。可以說,數據爆炸已讓醫療真正進入大數據時代,在對傳統的數據處理技術形成巨大挑戰的同時,亦為相關大數據服務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智慧醫療的發展需要非常多的技術和實施成本,主要體現在精準醫療和大數據相結合。其中提到的“大數據”,是相對一般數據而言,主要指使用常規軟件難以捕捉、管理、分析的大容量數據。而醫療大數據是大數據的一種,是大數據處理分析在生物醫藥行業的應用。
精準醫學與大數據的結合,是希望能夠利用人類對疾病的感受和醫生的治療經驗形成一個非常大的數據庫,這樣實現醫生能夠通過大數據信息系統來對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能夠實現個性化醫療,大大減少過度醫療帶來的醫療資源浪費,也降低了醫療的成本。
就其特點分析來看,一方面,相較于傳統零售、農業和制造業,醫療行業在數據積累上有領先優勢;另一方面,在數據的應用水平上,醫療行業遠遠落后于互聯網、金融和電信等信息化程度更好的行業。而其價值,主要體現在臨床輔助診療和健康管理方面,因此推進醫療大數據的應用是尤為重要的技術點。
可以說,數據爆炸已讓醫療真正進入大數據時代,在對傳統的數據處理技術形成巨大挑戰的同時,亦為相關大數據服務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而政府的扶持、資本市場的青睞,更成為醫療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助力。
以高新區為例,目前高新區已初步匯聚一定量級的生命科學數據資源,一個具有創新型的現代生物醫藥及健康醫療模式的、大數據與生物技術相結合的產業在高新區初具規模,正在向集群化發展。
在生命科學大數據的采集上,高新區已聚集了一大批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專業企業,包括以互聯網醫療為途徑的心醫國際數字醫療系統公司、以社區醫療為途徑的東軟熙康健康科技公司、以基因檢測為途徑的博奧集團轉化生物信息研究院、以轉化醫學為途徑的高新區生命科學創新中心等企業。
其中,心醫國際的遠程醫療用戶已達到2400家,東軟熙康自營與合作的社區醫療機構已達14904家,這些具有很強采集能力的企業為生命科學產業的發展儲備了巨量的數據資源。
除了高新區外,國內其他有關智慧醫療的產業園也在逐步落地。可以說,大數據的許多承諾正在醫療行業變成現實,有了大數據的實時處理和數據分析可以讓醫療領域的從業者更快更全面的做出決策和行動。隨著已經形成產業的大數據軟件和咨詢服務的上市,該領域正在慢慢成熟,但是距離市場完全形成規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