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輸血時經常會遇到一些溶血性輸血反應的案例,當發生溶血性輸血反應時,怎么辦?各部門人員又該如何協助呢?尤其是護理人員、輸血科工作人員及臨床醫師等分別需要采取哪些及時有效措施?
請先不要緊張,積極配合醫生,接受治療,醫院醫護人員都有一套嚴格的處理操作規程....
01、當發生溶血性輸血反應時,首先護士應該按照如下工作程序操作:
①立即停止輸血,保持靜脈通暢;
②立即報告經治醫師,共同采取措施。
02、疑診患者ABO或RhD血型溶血性輸血反應,輸血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呢?
遇到如上情況,輸血科(血庫)工作人員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①輸血科(血庫)2名工作人員共同核對患者及獻血者ABO血型、RhD血型。各自單獨應用保存于冰箱中的患者與獻血者血標本、重新采集患者血標本、血袋中剩余血標本,重新檢測ABO血型、RhD血型、不規則抗體篩選及血液交叉配血試驗包括鹽水相和非鹽水相試驗(間接抗人球蛋白法。酶法、聚凝胺法、玻璃珠法和凝膠法等);
②立即分離患者肝素抗凝血標本,分離血漿,觀察血漿顏色,測定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
③立即檢測血清間接膽紅素含量、血漿結合珠蛋白含量、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并檢測相關抗體效價,如果發現特殊抗體,應進一步鑒定;
④嚴密觀察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變化情況;
⑤其他相關性檢測項目。
03、疑診患者ABO或(和)RhD血型溶血性輸血反應,臨床醫師應協助護理人員采取哪些措施?
疑診患者ABO或(和)RhD血型溶血性輸血反應,臨床醫師應協助護理人員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①停止輸血并用生理鹽水維持或建立靜脈通路;
②嚴密觀察患者基本生命體征,做好詳細記錄;
③2名或以上醫護人員共同核對患者《臨床輸血申請單》、患者及獻血者ABO血型、RhD血型、血袋標簽、血液交叉匹配試驗記錄及病史各項內容;
④重新采集患者血標本、保留血袋中剩余血;
⑤采集患者血液,檢測血清間接膽紅素含量、血漿結合珠蛋白含量、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并檢測相關抗體效價;采集患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劑,觀察血漿顏色;
⑥留置導尿,記錄患者出入量,嚴密觀察尿色變化;留取患者尿樣進行尿常規及尿血紅蛋白檢測;
⑦其他相關性檢測項目
發生不良輸血反應時,各部門人員都應積極才采取有效措施,各部門應通力合作,以防出現更嚴重的不良反應及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