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地區發現最古老的生產錫釉制品的窯爐位于流經SAC和MM遺址的塔霍河南岸,燒制時間從十五世紀末到十六世紀中期,距離里斯本中心20km。1997年和1981年考古學家分別在在位于塔霍河南岸SAC和MM遺址的窯爐進行了考古發掘,這些考古遺址中發掘出大量15世紀晚期和16世紀生產的陶器,在SAC發現了地區發現了第一塊帶有摩爾裝飾的陶磚,這時已經開始使用錫釉技術。這些陶器很可能燒制于十六世紀早期,十五世紀時這些窯爐中生產的陶器僅僅簡單的施了一層鉛釉。
雖然博物館中還收藏了許多其他的那一時期里斯本工坊生產的陶瓷制品,但在里斯本發現的那一時期的窯爐只有一座。因此需要對里斯本SAC或MM的考古遺址中發現的陶瓷進行光譜特性研究。
圖1 16世紀SAC遺址的陶磚
圖2 16世紀MM遺址的陶器
圖3 16世紀里斯本地區的陶器
對這些生產于16/17世紀里斯本地區的陶器典型碎片進行無損傷光譜測試,測試方法包括顯微拉曼,反射光譜,X射線熒光光譜,也進行了X射線衍射分析。同時還從塔霍河北岸和南岸分別收集了黏土,盡可能模擬當時工坊使用的黏土。
進行這些測試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里斯本,SAC和MM遺址黏土的礦物學特性,以及對當時里斯本中心和塔霍河南岸工坊的陶工使用的黏土進行礦物學鑒定。對陶器和黏土(原材料)的化學組分進行比較分析,分析窯爐的燒制溫度,從而區分里斯本不同地區的產品直接的差別。
下圖為本文測試中選取的樣品,a1到c3的陶器碎片選擇遵循一個原則:來自已有明確記載和日期的考古遺址(除了c2和c3是十七世紀的之外,其他的碎片全部是16世紀的)。SAC和MM地區的陶器碎片來自考古窯址或周圍荒廢區域。藍上藍釉碎片來自Largo de Santos遺址(里斯本),在那里發現了工坊以及保存下來的產品。白上藍釉和“aranhoes”(蜘蛛圖案)的里斯本碎片來自位于“Salinas-Barreiro”的考古遺址,通過考古地層和紋飾來判斷生產年代。
圖4 SAC窯爐碎片,a1琥珀釉,a2綠釉,a3不施釉
圖5 MM窯爐碎片,b1藍白釉,b2綠/黃釉
圖6 里斯本碎片,c1藍上藍釉,c2白上藍釉和蜘蛛紋飾,c3藍白錳釉
測試結果發現,里斯本地區陶土的礦物成分是相似的,以石英,鈣鋁黃長石和透輝石為主要成分。原材料土壤層來自第三紀中新世,但是陶胎由于使用幾種不同的黏土源而表現出差異。光譜圖顯示SAC和MM地區的陶器與里斯本地區的有明顯區別,而這些陶器都以石英和其他幾種黏土為原料。大多數原材料來自上新世,但不全是。
考慮到聚合指數Ip,里斯本窯爐的陶器燒制溫度更高(Ip~1.2-0.9,T=000℃-約850℃),而SAC和MM地區窯爐溫度更低(Ip~0.5-0.8,T<~850℃)。所有的樣品都施了錫釉和鉛釉,使碎片呈白色和玻璃感。
通過使用礦物學組分和光譜特性研究,希望能對葡萄牙16/17th的陶器的區別作出貢獻。
美國《科學進展》雜志22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稱,考古學家在中美洲發現瑪雅人祖先4000年前用于捕魚的渠道。研究稱,考古學家利用無人機和谷歌地球影像等技術手段在中美洲的伯利茲發現一個有4000年歷史的渠道......
中新網海口10月1日電題:南海深海考古研究院院長宋建忠:加強環南海區域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合作中新網記者關向東符宇群隨著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深海考古研究院)(以下簡稱“考古院”)的成立和深藍寶藏——......
井中偉教授。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官方微信號圖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教授井中偉已加盟浙江大學。據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9月4日發布的《星教師,歡迎您|井中偉教授加盟浙大藝術與考古學院》介紹,井中偉,河南省汝......
中新社鄭州8月13日電(闞力經曉佳)中肯舊石器聯合考古項目中方現場負責人趙清坡12日就肯尼亞博高利亞湖遺址2023年度考古新發現采訪時表示,發現的勒瓦婁哇技術制作石器的地點揭秘了舊石器時代的“標準化工......
科技日報北京8月7日電(記者張夢然)根據《自然·通訊》6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在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新發現的距今約70萬年前的人族牙齒和上臂化石表明,有些早期人族的體型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矮小。印度尼西亞的......
近段時間,隨著北大考古專業女孩鐘芳蓉畢業相關信息受到關注,考古學專業再次進入大眾的視野。北大考古學專業的招生、就業情況如何?普通高校的考古學專業能不能報、是否面臨就業難?哪些學生適合報考古?如何看鐘芳......
引前方 又是一年畢業季,2020年以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的成績選擇北京大學考古專業而受到關注的女孩鐘芳蓉,迎來本科畢業。7月3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鐘芳蓉作為本科畢業生代......
中新網北京7月2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人類行為》最新發表一篇考古學論文指出,澳大利亞東南部距今已有約1萬至1.2萬年的火塘,保存了或是已知最古老的文化傳承儀式的證據。......
原文地址:http://news.中新網北京5月17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考古學論文認為,埃及的31座金字塔(包括吉薩金字塔群)起初可能是沿著......
考古學家首次在沙特阿拉伯北部沙漠中發現了人類居住在熔巖管的證據。相關論文近日發表于《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熔巖管是火山噴發時形成的洞穴。熔巖河的表面冷卻并凝固,而熾熱的熔巖繼續在其下方流動。最終,熔......